第六百四十二章 北方過年(第1/3頁)
章節報錯
朝廷的這份通告之中根本沒有任何商量的語氣,完全就只是通知而已。
一開始不少人都認為吐蕃不可能會答應的,但李月辰卻絲毫不慌。
現在的吐蕃,根本沒有主動跟自己開戰的資格,不但沒有,而且必須要小心翼翼的防止被自己找到藉口打過去才是。
多年前的那一戰,已經讓他們知道了武器之間的恐怖差距。
他們現在知道這邊有手雷,火炮甚至飛艇等高科技裝備,完全沒有主動開戰的資格。
於是在十二月初,吐蕃無奈之下同意了朝廷的要求,釋放三千俘虜。
不過順帶著還提了個要求,想要加大一些茶葉的供應量。
李月辰答應了,反正如今的炒茶工廠也有,給他們多提供一些也無所謂。
再說又不是不給錢,他們還是要用更多的馬匹來交換茶葉才行。
如今這邊的戰馬一直都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尤其是現在新軍之中對馬匹的需求也更加龐大,算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十二月中旬,被釋放的三千漢人穿過了邊境,李月辰派出部隊在邊境迎接。
同時準備好了食物和水,讓他們先好好補償一下能量。
而且過了邊境之後已經臨時搭好了帳篷讓他們住宿,同時規定,已經在吐蕃結婚生子的,配偶和子女若是願意,也可以跟著一同回來。
吐蕃那邊對此也無可奈何,哪怕是奴隸制社會,一般也不會刻意去拆散配偶關係,所以實際上回來的人大約在四千五百人左右。
這麼多人回來,怎麼安排也是個大問題,不能說回來了就不管了,總要讓他們有個生活保障才是。
辦公室裡,李守禮坐在對面,端著茶杯說道:“姑母,侄兒認為,不如從中僱傭一批人,平日裡幫忙打理一下軍中菜地之類……”
“不行!”
李月辰想都沒想便直接拒絕了:“這批人之中是否有奸細都不好說,不能讓其隨便進入軍中。更何況,軍中的一切就應該由將士打理,記住!我等是軍人,不是貴人!”
“可是,如此多人,姑母打算如何安排?”李守禮問道,“若是將其放回益州,風險同樣不小。”
“這是你該考慮的問題,別忘了,你才是此地的最高長官,莫要什麼都問我。”李月辰教訓道。
說到底這些孩子還是有些太過依賴她了,雖然這半年裡面有很明顯的進步,不過還是要多鍛鍊一下。
聽到這句話,李守禮仔細思考了一下:“那,不如將他們轉移到青島去。”
“哦?怎講?”李月辰靠在椅背上問道。
李守禮回答道:“方才姑母所言,這些人之中可能藏有奸細,放在益州的風險太大。不如將其轉移至青島。如今那邊缺乏人口,不如讓他們去岸邊,然後軍隊借錢給他們造船蓋房,讓他們學習捕魚……”
他的想法也簡單,就是用這些人來填充青島那邊人口不足的問題。
然後軍隊給他們蓋房子造船,讓他們學會出海捕魚,同時抓到的魚上交給軍隊一部分,作為還債。
十年後,債務結清,給予他們良人戶籍,到時候再讓他們自由發展。
就算其中有一些吐蕃的奸細也無所謂了,反正十年後吐蕃都已經沒了,這些人就可以作為良人在這個國家世世代代生存下去了。
聽完了他的解釋,李月辰忍不住微微點頭:“這不是自己也能想出好辦法嘛,為何總是依賴於我?”
她笑的一臉欣慰,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終於長大了一樣。
實際上她也確實是這麼想的,自己沒有孩子,所以哥哥的孩子自然也就是自己的孩子。
而且這個年代的姑姑稱之為姑母,既然帶個母字,那就要盡一份類似母親的責任才是。
李守禮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這不是多年來在姑母身邊,早已習慣了嘛。”
“我也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做對抉擇,況且半年之期已到,以後啊,這裡主要還是靠你了!”李月辰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雖然說早已知道這個結果,但是當親耳聽到的時候,李守禮還是忍不住有些傷感:“那日後姑母不在身邊,再有難處,侄兒當何解?”
“不怕,近幾年有問題給我寫信就好。”李月辰笑了笑,“我不會一下子退出,總要看著你們都長大才是。”
“是!侄兒明白了!”李守禮答應一聲。
……
隨後的事情便簡單了,李守禮給益州都督唐璿寫信,讓他安排馬車將這幾千人都送到青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