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兵器打造起來難度很大,不可能做成拼裝式,為了保證強度,必須要一體成型。

而且雖然李月辰有手套,但工匠們也要考慮防滑效能。

這段時間基本上每天都在跟李月辰討論著使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提高防滑性。

原本李月辰的計劃是將杆身做成凹凸不平的起伏樣式,但工匠們說這樣太過耗費時間,從工時來講也比較麻煩。

足足討論了一個星期之後,工匠們想出了一個不錯的辦法。

那就是將幾根比較細小的棍子燒到快要融化的軟綿綿的狀態,然後像麻花一樣擰在一起,做成杆身。

這樣一來,杆子上面會有螺旋狀的起伏,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滑。

並且這種做法還能提高戟杆的韌性,不容易彎折。

李月辰讓他們看著來,只要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儘快做出來就好了。

隨後又去了另一邊檢視,檢視自己的錘子和刀怎麼樣了。

這兩樣東西打造起來比較容易一些,但是因為採用了錳鋼,硬度很高,打造起來比起普通兵器有些耗費精力。

二十斤的錘子,幾乎跟上官婉兒的腦袋一樣大了。

這麼重的錘子,自然不能用太細的錘柄。

工匠們仔細觀察了李月辰手掌的大小,將錘柄做成了類似棒球棍一樣上粗下細的狀態。

跟錘子連線的地方几乎是一樣粗的,隨後逐漸變細的同時,又從四個面多拉出鋼筋粗細的棍子,跟握把前面連線在一起。

這樣一來,這錘子的錘柄看起來就成了類似鏤空的結構,同時也能保證李月辰掄錘的時候不至於發生斷裂。

旁邊的福來一起聽著工匠們的解釋,忍不住撇了撇嘴。

這種錘子掄在身上,落個終生殘疾,生活不能自理都算是命大的!大多數人肯定是直接完蛋,沒有一點活命的希望。

李月辰則是點了點頭,其實一百斤的錘子她也拿得動,但是完全沒必要。

戰場上,不能只顧著力量,耐力往往更加重要。

這個年代,沒有辦法準確的測算出自己的身體資料,但是根據李月辰自己的估計,等到自己成年,差不多也就比美隊低一些。

或許已經到達了人類的極限,但本質上依舊還在人類的範疇之內,而沒有到達“非人”的級別。

不過就算這樣,在這個時代來說,應該可以當得起一句天下第一了。

李月辰忍不住嘆了口氣,本來還想著成年之後能不能讓老爹給自己賜個“元霸”的表字,看來是沒機會了……

想到這裡,表情略微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

……

開始修路之後,俘虜們都很乖,在連坐制度的威脅之下,所有人都在互相監督,並沒有發生逃跑或者暴動之類的事情。

再加上李月辰讓他們吃好點,每隔兩天就在飯裡見到一些肉沫。

別看只是肉沫,在吐蕃,一年都吃不上幾次。

這樣的待遇,讓這些俘虜們覺得,雖然說每天干活兒很累,但是這樣的日子似乎也挺不錯的。

然而這路才修了半個月,李月辰就遇到了讓她有些無法理解的事情。

這天下午,義陽公主和上官婉兒不用上班,兩人在殿內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