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那邊的高爐實驗還在繼續,好訊息是確實讓高品質鋼鐵的出產率提升了不少;壞訊息是,也僅僅就是不少而已,還達不到令人驚訝的規模。

李月辰倒是不在意,這至少能說明方向是對的,接下來就是慢慢改進與提高的問題了。

城外的香皂和玻璃的生產也不用她操行,來操會定期向福來彙報。

她只要沒事的時候看看賬目有沒有問題就行,其他的不需要親力親為。

最近這段時間,李月辰除了隔三差五就去監門衛所找耿雲強做實戰訓練之外,還是按照以前的習慣,每隔幾天就去找師父劉仁軌在沙盤上做兵法練習。

隨著對這個時代很多重型武器的理解,沙盤上也多了很多飛樓或者床弩之類的武器棋子。

要說唯一讓李月辰覺得有點搞笑的地方就在於,現在劉仁軌陪自己做實戰訓練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原本每隔五六天就會來一次,到了十一月底的時候又說半個月一次為好。

然而十二月初的時候,就說既然平時已經有監門衛陪她訓練了,那師父這邊只要一個月一次就行了。

李月辰也知道他年紀大了,實在不適合做這些劇烈運動了,也沒說什麼,只是乖乖的點頭答應下來。

經過這兩年李月辰對糧食產量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李治的心思又開始活泛起來了。

十二月初六,大寒。

李治叫了一幫大臣來到仁壽殿,開始商量揍新羅的事情。

但同時居然也把李月辰給叫來了,用的理由是她作為劉仁軌的徒弟,也應該在旁邊聽聽。況且公主從小聰慧,說不定能想到一些好主意。

皇帝都這麼說了,大臣們自然也不能有啥意見,於是行禮過後都乖乖坐下。

看到張成鑫沒進來,李月辰點燃小灶臺,開始煮茶。

距離她最近的契苾何力看到了,馬上伸手阻攔道:“哎?殿下千金之軀豈能做這種粗活?還是交給俺來吧!”

“你這老匹夫還是乖乖坐下吧,別給糟蹋了聖人這好茶!”裴行儉笑道。

旁邊的劉仁軌正準備抬手幫忙,李月辰笑著阻止:“師父也坐下吧,我雖是公主,但也是晚輩,無礙的。”

李治夫妻倆看到這一幕也只是略微帶著驕傲的表情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女兒這番舉動,也可以說是代替皇帝禮賢下士了。

驕傲的笑容毫不掩飾,李治靠在椅背上,轉著手裡的保健球,開啟了話題:“自貞觀年間以來,新羅屢受百濟與高麗夾攻,每求助我大唐,必發兵助其擊之。然如今百濟與高麗已滅,新羅野心膨脹,屢屢犯我大唐邊境!”

“前些年災情不斷,群臣勸諫於朕不宜動刀兵,朕也應允。然如今我大唐糧食產量已經提高,朕覺得,差不多是時候了!”

李治表情非常嚴肅,說到最後甚至都有點咬牙切齒的。

想想也正常,這些年大唐滅高麗,新羅不但派兵增援,而且還同時佔領了百濟故地。

並且還大量收留高麗逃往新羅之人,這其中就包括前些年率眾造反的安瞬。

李治心裡很生氣,老子這邊從貞觀年間就開始屢屢幫助你們,結果到現在你們反而給我搞事情!

對於老爹心裡的憤怒,李月辰是可以理解的,這些年看了不少書籍,對那段時期的歷史也算是有個大概的瞭解。

簡單地說就是,在太宗剛剛登基那會兒,新羅的善德女王因為被百濟和高麗聯合進攻,所以求李二幫忙:“高麗和百濟擋著我,不讓我給你上貢,你說怎麼辦吧?”

那個時候李二也頭疼,畢竟他剛登基那會兒,大唐幾乎就是個爛攤子,百廢待興,沒有精力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