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案後面的武則天想了想:“這順口溜朗朗上口,倒是適合孩童啟蒙之用。”

李治點點頭,手裡的保健球快速轉了幾圈:“媚娘跟朕想到一塊兒去了。”

旁邊的李月辰裝作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看到旁邊的茶已經煮沸了,給兩人一人倒了一杯。

李治想了想:“辰兒,這既然那上官婉兒和你一同編纂,朕讓她真正給你做陪讀如何?”

“好啊!”李月辰拍了拍手錶示祝賀,“她跟孩兒同齡,在一起玩很開心呢!”

旁邊的武則天也沒說什麼,對此沒意見。

李治點點頭,叫來了張成鑫,擬了詔書,一會兒讓李月辰帶回去就好了。

陪著老爹老媽玩了一會兒,李月辰拿著詔書就轉身告退了。

直到李月辰離開之後,躺椅上的李治咧嘴一笑:“想不到這《百家姓》,倒是正好無形之中解決了傳播上的難題。”

“是啊。”武則天笑著點點頭,“意思簡單,郎朗上口,比那《氏族志》要好傳播的多。”

說到這裡,她又突然搖了搖頭:“不過妾總覺得……辰兒一向對文學興趣缺缺,怎麼能寫得出這等適合啟蒙之文章?”

“呵……”李治突然咧嘴一笑,“不是說前面是她自己所做,後面是那上官婉兒之作嗎?依朕看啊……這‘前面’指的是多前,恐怕不好說哦!”

武則天想想也對,來到李治旁邊坐下:“難怪稚奴會讓那上官婉兒做她的伴讀。有此才女在身邊,若是能讓辰兒收收性子也好。”

李治再度開啟手中的經摺卷看了起來:“說起來,辰兒這字也已接近成熟,朕應該將這份手稿拿到朝堂上給他們看看。”

“這似乎有些不妥吧?”武則天有點擔心,“辰兒這字型不在主流之列,若是引起他們的批評……”

“哼!朕的女兒,他們有何資格批評!”李治放下手中的經摺卷,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武則天一想也對,當即也不再說什麼了。

……

另外一邊,李月辰回到了安福殿,見到上官婉兒正跟著鄭氏坐在桌案前寫著什麼。

李月辰舉起手中的詔書,叫了一聲:“鄭氏,帶婉兒過來。”

鄭氏看到李月辰手裡的招數,連忙拉著上官婉兒過來跪下。

誰知道李月辰根本沒讀,而是將詔書放在了她手裡:“即今日起,婉兒就是我的伴讀了。”

“……”

鄭氏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念都不念就放在她手裡了。

不過隨後馬上道:“奴婢謝恩!”

“免禮吧。”李月辰擺擺手就先離開了。

鄭氏開啟詔書快速看過之後,一把將旁邊的女兒抱在懷裡:“好啊,好啊……”

“阿孃……”上官婉兒不知道母親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些疑惑的問道。

鄭氏摸了摸她的頭,低聲自言自語道:“以後啊,你可要盡心陪伴公主。殿下看來很喜歡和你玩,日後若能跟殿下打好關係,這深宮,便困不住你了。”

回到內殿的李月辰剛剛躺下,便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現在百家姓從自己手中出現了,那到時候原作者會怎麼樣?

不過隨後就搖搖頭不想了,真要說蝴蝶效應的話,從自己做出保健球的那一刻,歷史就已經開始改變了。

摸了摸已經鬆了的第二顆牙,李月辰決定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

至於說剩下的那些破事,反正自己也活不到那個時候,管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