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風起(第2/2頁)
章節報錯
聞言,袁雋倒提“獵靈”往府門處疾走,正將長風喊的話聽了個清楚明白:
“我家世子一貫喜靜,但近日城中過分喧囂,甚感煩悶焦躁。今日路過袁府,忽覺順氣靜心,是以厚顏叨擾,想在此略作休息。不曾事先求問安平公主與祭酒大人同意,還望海涵見諒!”
府門內外,鴉雀無聲。少頃,長風又高聲說道:“我家世子說了,各位鄉里鄉親該幹嘛幹嘛,不必顧忌他。”話音剛落,門外傳入佩刀拍桌的聲響。
“開門!”袁雋勾起嘴角,朗聲吩咐,邁步而出,“獵靈”並不離手,待見著蕭凌鬆垮倚坐輦椅的背影,不由開口道:“世子不打招呼就坐到了本公主家門口,連茶都不給主人家分一杯,怎麼海涵?如何見諒?”
蕭凌聞聲起立,笑著將袁雋手中“獵靈”接過,順手交還給跟出門的落霞,說道:“公主不知,這心情不佳時煮的水酸、烹的茶苦。我本來瞧著公主這方寶地不錯,可坐下了才知道,那邊烏壓壓的實在鬧心,哪裡還敢請公主喝茶?”
聚在袁府門前的,有不少人都曾見證或聽說過那日在京兆府前發生的事,當下再見袁雋、蕭凌一唱一和的情景,記憶洶湧而出,退意萌生。正當此時,有人喊到:“大理寺來人了!來人了!”
本欲離去的人轉回腳步,守住了前排陣地,見公主、世子遠望時神情肅然,更是挺了挺脊背胸膛。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一道更見風骨的身影步出袁府大門,瀟逸之姿以簡單幾步踏平喧鬧之聲,向著來人揖手行禮:“李大人!”
“大理寺卿李樑,見過安平公主、蕭世子。祭酒大人有禮了!”見袁成向自己行禮,李樑迅速下馬、快步走來,他是來帶袁成回大理寺獄的,雖則內心根本不願難為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祭酒,也不信一手教出朝堂上半數肱骨的師長會徇私洩題,但既然要徹查春闈舞弊一案,作為副主考的袁成自然也在審問物件之列。
“李大人職責所在,老夫這就隨您回大理寺。”袁成見李樑面色似有為難,坦然開口,語畢即向臺階下走去,路過蕭凌時微一停頓,鄭而重之,道:“交給你了!”
“祖父!”
“祖父放心!”
袁雋、蕭凌同時開口。
袁成輕拍袁雋拽住自己衣袖的手,笑道:“怎麼?還信不過祖父?”
“公主放心,下官人品、仕途保證,大理寺不是酷獄。”李樑一旁勸道。
蕭凌上前兩步,將袁雋的手自袁成袖上拉開,握住,掩於自己袖中,以拇指腹輕輕摩挲:“禕然,祖父是去正名,會很快回來的。”
袁成垂眸一掃,朗聲笑道:“李大人,請吧!”當先步入大理寺準備的馬車,再未回頭。
圍觀眾人見狀,只覺袁祭酒這般氣度風華,於此案似乎,可能,應當是無涉的吧!慢慢地,也就散了個乾淨。
當日傍晚,袁雋換上小廝裝扮,跟隨奉旨督詢案件進展的韓濟進了大理寺,李樑會意,安排心腹領著她到袁成羈押處探看。袁雋觀祖父神色自若、一派從容,又見牢房內已被李樑著人安置成了書房樣子,不過光線差些並多些陰冷之氣而已。當下,雖說安心了不少,卻仍不免苦著一張臉。袁成反過來勸慰,還一再囑其“行事三思,多與蕭凌商量”。
瓊州鄉試舞弊是因,春闈會試舞弊是果,兩案並立連查,同步推進。一路由刑部尚書主事,都察院、大理寺、國子監共同派員,遠赴瓊州;一路由大理寺卿主理,會同刑部、都察院聯審,中書省、門下省、御史臺協同。
決心甚堅,聲勢極巨,但,進展艱難。一連多日,各地世子在相關府衙外、各街鬧市中,設臺演說,從痛批科舉舞弊到痛陳朝政積弊,十分慷慨,只差不敢到宮門前請願;不少於銀錢上有些艱難的考生,更是索性在大理寺前鋪席靜坐,甚至絕食抗議,被孫正連人帶書救走不少。
巡防營、京兆府個個如臨大敵,深感與讀書人比起來,流民匪寇實在不足為懼。畢竟,流民匪寇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鬧的是一下子;讀書人要的是說法,一鬧能扇出席卷天下的風。
袁雋坐於薈錦樓雅間,臨床而望,入目的正是一場情緒激昂的演說,不過,關注度已較舞弊案剛被爆出時冷了許多,圍觀百姓並不多,不知是因為所涉內容離自己太遠,還是講演口音太重的緣故。
雖是休沐,韓濟卻並不見得空,這日一早更是略微意外地在府裡見到了自己那位“橫空出世”的堂弟韓汜,其後又輾轉李樑、孫正等幾位大人府上拜訪小談,最後才趕在日薄西山前到了薈錦樓。
推門所見,袁雋一身少年公子打扮坐在窗邊,夕陽餘暉印上她飽滿的額頭、挺直的鼻樑和微微翹起的下巴,光影勾勒的輪廓泛著淡金暖光,卻沒能調和她眼神中的蕭瑟沉冷。
一旁,握著早沒熱氣的聞香杯不知出神了多久的蕭凌,聽到動靜,終於有了反應,轉頭看向立在門口的韓濟,喚道:
“韓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