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公叟之怒 第十一章 餌與魚(第1/2頁)
章節報錯
武德五年七月初十,陝省省會洛安總督府公堂。
承天大將軍林仲親赴前線已十餘日了,在此期間他不斷的做著收編潰軍、整飭軍心、安撫士卒、探查敵情這些事,天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這段時間勞心勞力下來總算是頗有成效了,如今陝省是散卒歸隊、軍心平穩了。
定西藩國方面似乎也因為連番的大戰疲憊不已,也急需一段時間的休整,並沒有按常理急匆匆的乘勝追擊,反而是停在了寶鴨城勞軍休整等候軍資糧草。
在這樣的情況下林仲召集總督及眾將在公堂上召開了軍事會議。
林仲正位高坐,擺了擺手示意肅靜後和顏悅色的道:“諸君靜聽,我軍方接連兩場大敗讓朝廷威嚴掃地,讓聖皇陛下臉面無光,連林某在內的在場諸君沒一個能脫得了干係,在如此艱危的時局下,我等應眾志成城集思廣益好好謀劃一番以一場大勝為我軍洗刷恥辱,還能震懾蠢蠢欲動的諸藩列候!故本將軍到陝省以來全力收編潰卒整飭軍心,如今已見成效,細細盤查統計下來陝省猶聚有十五萬之眾可與賊一戰,我們還是大有可為的!趙參軍,你給大家說說賊人的情況。”
這趙參軍正是林仲的心腹參謀趙剛,此人看似肥頭大耳憨態可掬,實則腹有良謀是一個很好的參謀,趙剛聞言端了端自己的大肚子微笑著道:“是!經探子連番探查得知,定西叛賊如今仍聚集在寶鴨勞軍休整毫無異動,叛賊兩捷之下收納了不少降卒已約有十五萬之眾,與我軍在人數上大致持平。但賊連勝之下士氣高熾,與我軍不可同日而語,我軍若要有所動作仍需小心為上!”
林仲滿意的點點頭,他微笑著道:“不錯,有勞了!”
陝省總督歐良聽完這兩人的話後滿臉焦愁的道:“我軍連番大敗士氣低落,敵軍連捷士氣大漲,如今的情勢下怕是不好打啊!”
林仲聞言微笑著安撫道:“歐大人勿憂,林某已有所定計,諸君且聽聽。”
歐良堆起笑容恭敬的道:“請大將軍示下!”
林仲站起身徑直來到了公堂上懸掛的陝省地圖邊上,抽出腰間的帶鞘寶劍朝一個地方指了過去,然後他朝眾人微笑著道:“諸君請看,此處名叫四方口,是寶鴨方向北上的要衝,據寶鴨二百餘里,到洛安約一百里。此地林某少時曾有一遊,猶記得該處地勢平坦是一個四方交匯的十字口,在它東北五里處有一處矮坡被當地人稱其為‘駐馬坡’。不知這多年過去了,此地還是如林某所言嗎?”
堂上眾人依言上前圍成一團順著林仲指的位置細細觀看。
歐良身為一方總督,本人也是一個勤勉的良吏,他曾經多次下訪巡察轄境自然是去過四方口的,他當即毫不猶豫斬釘截鐵的道:“林大將軍所言非虛,雖已過去多年早已物是人非,但屬下保證該地地形絕對毫無變化!”
眾多武將中去過四方口的也紛紛附和稱是。
參軍趙剛又端了端他的大肚子微笑著道:“屬下得大將軍指示不日前派了探子前去實地查勘,探子回報與大將軍所言並無二致!”
林仲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用力的指了指駐馬坡的大概位置,他鬥志盎然的道:“很好,既然如此。我就講講本帥的計劃,我欲親自提兵五萬搶佔駐馬坡做出一副嚴防死守的姿態,而後陳縝將軍率剩餘的十萬將士看準時機前來支援本帥,本帥還會上書聖皇陛下,調中州的五萬虎步衛和整編的龍驤衛前來會獵,如此一戰必能大勝叛賊。”
現在還掛著彩的陳縝聞言細思之後當即上前一步重重的跪下,他眼含熱淚急切不已的道:“不可,大將軍不可啊!您這是要以自身為餌去釣那叛賊上鉤吶!大將軍切不可以身犯險,寶鴨兵敗屬下本就百死莫贖,苟活至今就是想跟著大將軍報仇雪恨,請讓陳縝去做先鋒誘餌,大將軍親統大軍為縝殿後!”
陳縝這一番飽含愧疚之情的言語點醒了在場眾人,他們齊齊跪下大聲疾呼道:“大將軍切不可以身犯險,我等願往!”
林仲見狀感動不已,他朝眾人執了一個標準的蜀寧軍禮後平心靜氣的道:“我的同袍們,你們都是好樣的,不過對手是定西公,這是一條大魚,釣這樣的大魚非大餌不可!在場諸君也就林某能當這個誘餌了!”
歐良見此情景很是感動,他眼含熱淚,言語哽咽的道:“非也,還有一人可但此任,歐某忝為一方總督應該入得了定西公法眼,請大將軍將這個使命交給我,我等絕不會讓我蜀寧的兵馬總元帥親身赴險,若有所閃失整個陝省的文臣武將都是罪惡滔天百死難贖!”
林仲面帶欣慰,語重心長的道:“歐大人一介文臣能有此心是我蜀寧社稷之福,但正是如此林某就更不應讓你去了。戰後的百業復興萬民生計還需要你這種忠良賢明的文官去做。冒失對敵的事情還是讓我們當兵的來做,若讓你去了整個蜀寧的將官士卒都應該將自己的臉永遠藏起來,將自己的頭永遠低下去,當兵的不臨陣討敵誓死效國反而讓書生文臣棄筆持鋭,這豈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話了麼。仲是蜀寧的承天大將軍兵馬總元帥,也是我蜀寧軍中的一老卒耳,此仲之責,諸君心意我領了。”
歐良等人再也忍不住了,他們淚水奪眶而出,齊齊哽咽的吶喊道:“大將軍!!!”
林仲見狀拉下了臉,他面色肅穆,語氣微怒的呵斥道:“諸君堂堂大丈夫在此公堂之上啼哭什麼!成何體統!不過就是臨陣對敵而已,林某可還沒死吶!此事我意已決,不再複議,諸君速做準備,我大軍不日內就將開拔!”
此事隨著林仲的一紙奏疏就此敲定,羋臨心懷不捨本是不願意同意的,但林仲奏疏上寫得很明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兵貴神速他將隨著奏疏即日開拔,羋臨只好回了一封好言鼓勵的聖旨表示了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