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北境軼事 第一章 早中晚(第1/2頁)
章節報錯
武德元年秋某日晨,北戎境內。
在靖曠原與薩瑪爾罕林地交界的一處似路非路的地方,一位外穿羊皮襖子,內著白色勁裝的少年騎著一匹稍顯瘦弱的普通草原馬在這似路非路的路上顛簸著。
為什麼要說似路非路呢?原因在於北戎文化屬於遊牧體系,且其地理位置上境內多地勢平坦的草原,在道路上面就不似南方蜀寧帝國一般有諸多時常養護的平坦官道。北戎所謂之路多是戎人放牧遷徙常行之處。由於獸群長期的踐踏,路面多是坑窪不平的獸道,行於此間讓人覺得頗為顛簸。
此少年一眼望去,年約二十上下,華族人長相,容貌雅俊略帶哀容,身形修長偏瘦弱。除了外穿禦寒的羊皮襖子,他著一身白衣勁裝,整體上給人一種闇弱的感覺。少年的瘦馬上馱著臥具、水袋、衣物卷、雜物袋等長期出行才會攜帶的物件。
對了,在明眼處,還有一柄外表樸實無華的佩刀安插在一處隨時可抽刀暴起的地方。
從表象上看,此少年是一位外出歷練的學武之人。但此人氣息不穩,身形闇弱,應是易與之輩。
“當日決定離家外出歷練,我本欲遍訪武道山門,尋名師教導武藝以求雪恥。然而所到之處均戲謔我並無習武天賦不予接納。萬念俱灰之下,一路北行欲往塞外一觀天地之博大,以正自身之頹然。幾日前在靖曠關購置禦寒衣物時聽貨主談起:距關往東百十里處有一背靠群山、林密草深的地方叫薩瑪爾罕林地。該地據方圓數百餘里,多有匪盜出入,據說有大小匪寨十餘家,時常到邊境地區打劫商旅。因地靠邊境,北戎與蜀寧都不便出兵清剿,匪眾盤踞其間日益做大,是邊境商旅的頭號大敵。反正尋訪名門無果,不如在此地除暴安良磨礪武藝也是一條出路,若非賊敵手,含恨喪命也是命該如此。如今薩瑪爾罕就在前方,我的命途為何?且聽天由之吧!”少年面帶愁思的在瘦馬上顛簸著,暗想著。
從現在的情形看,少年給旁人的感覺不是其所想的去薩瑪爾罕林地剿匪除暴,而是人生失意,自去領死,不過是圖一爽快結局而已。也不知其究竟揹負了什麼恨、什麼仇、什麼恥、什麼苦讓他在二十上下的年紀做出如此決絕的行為。
為什麼這麼說呢?
薩瑪爾罕林地,在古戎語中,意為人跡罕至的森林。該地區背靠兩界山脈,此山脈據古書《山經》所述為:“兩界山者,分界之山也,其橫於戎華間,天然使之分,北戎也,南華焉,故名兩界山。”說白了,兩界山脈就是華戎之間的天然分界線。薩瑪爾罕林地從古至今的絕大部分時候都跟其寓意一樣,人跡罕至。
戎族長於放牧,短於興土木,且該地靠近華族重鎮靖曠關,易被攻擊,故在戎族看來沒有絲毫的開拓價值。然而近些年來蜀寧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減弱,邊境多有走私販貨之輩,其活動日益頻繁。盜匪也因此逐利而來,進駐在了這人跡罕至、不易征剿的地方,他們打劫正當商旅和走私販子的活動十分猖獗。
少年要去的就是這麼個地方,可以說裡面都是些窮兇極惡之輩。定然不乏武道好手,就他目前的狀況,必然是圖一爽快結局而已。
時至午後,少年終於顛簸著到了薩瑪爾罕林地的邊緣地帶,他略略觀察了一下週圍情形後就尋了一處林中空地準備稍作休息。
他將瘦馬系在一棵易於栓馬的樹幹上,在周圍拾撿了一些乾草鋪在地上,放好臥具,拿出雜物袋中的乾糧啃咽起來。
“今夜在此休整一番,明日開始尋找賊人蹤跡吧”少年邊啃乾糧邊思忖著。吃完乾糧,少年又拿出水袋喝水。
溫飽完畢,少年大大咧咧的倒在臥具上午睡了。
酣睡半晌之後,少年翻身而起,抽出佩刀插於腰間。意欲在周圍拾撿一些柴火,打獵幾隻小獸晚上飽餐一頓以備來日奮戰。
少年忙活半天,在周邊打獵到一隻野兔,採集了一些野菜,就著撿來的柴火拿出攜帶的燉鍋,他準備燉點野味湯,美美的飽餐一頓。
此時雖至傍晚,天色卻已大暗。原因在於北方天黑之時早於南方,無他,地理位置差異太大、萬古長存的自然道理而已。
少年呆坐火堆旁邊,時不時木然的翻動下煮著的野味湯,這一系列動作甚是乏味無趣,他昏昏欲睡,不久就打起了盹。
就在此時,不遠之處傳來馬蹄聲,雖甚是微弱,但在這人跡罕至的老林,其響動也足夠驚醒一個打盹的人了。
少年猛然驚醒,下意識的緊握身邊的佩刀,站起身來警惕的審視周圍。
“好香啊,咦?”一個身影從一處漆黑的林間突然鑽了出來,隨即就傳來了其溫和卻略帶驚訝的話語。
武德元年秋某日晌午,北戎靖曠原。
在北戎靖曠原與薩瑪爾罕交界的地方,一外穿狼皮襖子,內著緊身皮甲的少年騎著一匹俊美的草原大馬在似路非路的地方緩行著。
少年一眼望去也是二十歲上下,華族人長相,但其容貌雄美略帶疲態,身形修長但不乏靈動。外穿的狼皮襖子一看就是名貴之物,襯得人英氣勃發。內穿的皮甲明顯是中原名門子弟常用的武具。少年的駿馬上除了旅行常備的精緻物件外,還有一杆長槍在伸手可取的位置。雖然槍尖套著防護的布套,但從布套的精美程度亦可猜想此槍應是出自名家之手。
由此觀之,此皮甲少年應是中原名家子弟。也不知這樣尊貴的人獨自來到這種人跡罕至的地方所為者何,實在很是讓人費解。
“離開聖都後,我一路北行,沿途歷經秦隴之地,眼見我軍士卒懈怠,守備鬆弛。若北戎南下,恐有苦戰。唯近日路過的靖曠關之守備可堪大用,不愧是北御第一關啊。關上之人言說離關往東百餘里處有響馬匪窩,我欲來日隨軍北伐應多多瞭解北土地理風物,如此則應找一處長久的立足之地。若論尋一立足之地,該處應是不錯的選擇。憑我從小到大苦練的槍法,找一處小匪寨做他個山大王應該不是問題。叫什麼地方來著?薩爾馬罕林地?”皮甲少年摸了摸長槍,心中如是盤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