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平西稗史 第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2/2頁)
章節報錯
“哼,什麼好處。”趙開源冷哼一聲,咄咄逼人的問著。
“看貴方如何幫助了。”淺井約瑟避重就輕的繞著彎子。
聞言,趙開源不再咄咄逼人揪著“好處”不放了,他直接擺擺手做了個送客的手勢,面帶微笑,用玩味的語調道:“既然貴使此行毫無誠意,我看您還是請回吧,反正你們也只是微落下風嘛。”
“王大帥,這?”淺井約瑟見狀一下子懵了,求助的看著王黎。
“我也是這個意思,不送!”言罷,王黎擺擺手做了個請回的手勢。
“慢著!你們想要什麼。”淺井約瑟定了定神,無奈的喊出了這句話。
“那看你們能給什麼了。”趙開源面帶微笑的說著,那笑容恰似一個卑鄙的奸商。
淺井約瑟豁出去了似的道:“除了全族的性命,我們都能給!只要你們能做得到。”
趙開源豎起三根手指,面帶春風卻言辭鏗鏘有力的道:“稱臣、上貢、服令。此三條,一條也不能少!”
“如何稱臣法?上多少貢,上些什麼貢,怎麼算?服什麼令,怎麼個服法?”淺井約瑟聞言連珠炮似的問著。
“稱臣,一要上降表,表明從此歸順我蜀寧朝,成為我蜀寧的一員;二,上戶籍,你們的每一個人都要統歸我蜀寧朝,成為我蜀寧朝的子民。上貢,稱臣後必須先上貢一些東西以示順意,然後每年也按規定上貢就行,不會餓死你們的。服令,從此你族歸我蜀寧朝指揮,這也是稱臣的必要條件。”趙開源細細的解答著。
“不可能!這就是等於把我黴沃蠻都滅了!”淺井約瑟聞言連連搖頭憤怒的咆哮起來。
趙開源見狀面帶嘲弄之色冷哼著道:“哼,真正的滅族是一個不留全部死絕,也就是你們戰敗的後果。”
“你,你,你。”聽聞此言淺井約瑟頓時心中發寒,他不敢想象戰敗的後果,因為只會比趙開源說的還要慘。
“可不可能也不是你能說了算的,回去吧,你和你的首領好好商討一下,想通了再來見我們。”趙開源說完後襬擺手示意請回。
“如果我們答應你們的條件,你們能做到保全我族麼?”淺井約瑟呆在原地思忖半響後黯然的緩緩說出番話。
趙開源聞言自信滿滿、胸有成足的道:“天塹可戰之士五萬,蜀寧百萬軍卒就是我們的依仗,貴使先請回吧。”
“知道了。”淺井約瑟神態黯然的說出這三個字後轉身踏上了歸途。
西蠻薩哈爾卡草原沃蠻前線駐地汗帳。
“什麼,要老子稱臣於他蜀寧?做夢!”麻忽烈剛聽到第一個條件就暴跳如雷的厲聲咆哮起來。他原本想請蜀寧支援大不了就給點牛羊財貨就了賬,沒想到那邊居然獅子大開口的漫天要價,他真的是被氣瘋了。
“賢侄稍安勿躁,聽下去。”織田卡薩心中也翻江倒海的憤怒不已,但他殺了熬麻後已經別無選擇了,這些條件比他做得最壞的打算已經算是好上十倍了。
淺井約瑟趕緊把趙開源開的條件原原本本的講訴了一遍,期間麻忽烈幾次氣得三尸暴跳七竅生煙,都被織田卡薩安撫了下去。淺井約瑟隱隱的察覺到好像他的族長對這些過分的條件不是很在意,他有種很不好的預感。
“就這些?”織田卡薩撫著傷口,淡然的問著。
“嗯,就這三個條件,可是。”淺井約瑟有點吃驚於織田卡薩的淡然。
“可是什麼?還有比亡族滅種更慘的事麼?”織田卡薩面色從容淡然的說著,此話一出把剛想怒斥他的麻忽烈生生的鎮住了。
“叔父我情願戰死也不想這麼丟人!”麻忽烈很是不甘的說了這麼一句。
“那你的族人呢?你就忍心讓他們去死?”織田卡薩語重心長的好言問著。
“我。。。。。。”麻忽烈心中糾結萬分,他想說什麼卻說不下去了,只好沉默了。
“告訴那邊,我也有三個條件。一、我沃蠻和黴建蠻必須各自保全獨立的建制和自主權;二、必須給我們兩族首領名義上的封號;三、十日之內蜀寧必須調集至少四萬大軍來援。這三個條件不答應,一切免談。幸苦你了,再跑一趟吧。”言罷,織田卡薩一臉疲憊的擺擺手讓淺井約瑟上路。
天生苦命的淺井約瑟又來到天塹關與趙開源周旋,然後又返回報告訊息。如此反覆討價還價經歷了十餘天,最後雙方達成了一致:一,黴沃蠻首領稱臣,但是儲存現有建制,享受治民權和稅收管理權,每年以繳稅的形式向中央上貢;二、蜀寧朝給黴沃蠻首領諸侯封號,具體事宜由聖皇定奪;三,合約生效後的五日內蜀寧朝集結四萬大軍支援黴沃蠻前線;四,合約由雙方代表趙開源、淺井約瑟簽署,織田卡薩與王黎署名確認,即日生效。經過苦命跑腿匠淺井約瑟的辛苦奔波,雙方在極短的時間內簽署了合約。
合約簽署後的第二天,淺井約瑟屁顛屁顛的跑到帥府催兵。他得到的回答是四萬大軍已集結完畢,兩萬騎兵,兩萬步兵。他當時就氣得吐血,兩萬步兵在草原上能當得了什麼事,還不如五千騎兵呢。他憤怒的找到趙開源指責對方背約,趙開源卻笑咪咪的說關上只有兩萬戰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要不咱們就將就點?當時就把淺井約瑟氣得三尸暴跳七竅生煙,雙方商議之後,所謂黴沃顯示順意上貢的貢品就成了兩萬戰馬。達成協議後的淺井約瑟暗自覺得很是不對,他細細一想就發現自己落入趙開源精心準備的陷阱,根本沒有什麼五萬戰力,最後自己這邊還倒貼了兩萬戰馬,虧到姥姥家了,此時後悔也晚了,他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不敢說。
《蜀寧史•趙開源傳》記載:“年月日,蠻族沃蠻部遭伐將亡,遣使來降。源聞之甚喜,起精兵四萬助其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