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三月十日,蜀寧王朝聖都。

今天是三年一度科考春試殿試的日子,蜀寧科考分春冬兩次,三年一次,各方學子透過鄉試、會試、京試,最後擇出十人參加殿試。殿試的題目由聖皇出,基本上都是出時政內容讓學子出對策,考察他們的從政能力。

“今天註定是我趙開源的日子,我將因為今天而載入蜀寧王朝的史冊。”一名雙眼中充滿自信的學子在上殿前對自己如是說。

“殿試開始,學子上殿。”唱令太監一聲吆喝宣示著殿試的開始。

“啟稟吾皇,老臣等經過仔細斟酌擇出十名學子,分別是李赫、王雲、司徒高、閻詡、賈滸、張和、劉淵、張藉、段奕、趙開源。請陛下示下!”主持本次科考的人部國子監大學士孟起躬身稟報著。

羋臨頷首點頭,他起身和顏悅色的道:“恩,卿等辛苦了,為國擇才是大事,卿等要繼續用心行事。其他的朕不多說了,令官宣題吧!”

“遵旨!”堂前令官躬身領旨,接著他大聲宣佈道:”學子聽題,此次殿試題目僅有兩個字:‘時下’。汝等有一柱香時間作答然後依次念出自己的對策。”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學子們紛紛緊張的奮筆急書努力作答,不,不是全部都馬上奮筆作答,有一個人根本沒提筆,反而是在閉目養神,看上去那是一臉的淡定悠閒。

“此子要麼是胸有成竹,要麼是故意作秀,孟老頭他們擇半天就擇了這麼些個貨色?一會如果答不出題,我定然要他人頭落地。”羋臨不經意間瞟見了那個不作答故作悠閒的學子,他神色不悅的暗自想著。

“時間到,請各位學子結束作答,從李赫開始,依次對策。”時間轉瞬即過,令官適時的宣佈作答結束。

“臣,臣李赫,做,做,做,答,如,如,如,下。”李赫不是口吃,平時更是口若懸河之輩,奈何在這皇宮金殿之上,聖皇親臨監考聽策的天威之下突然間他就緊張得語無倫次、狀若口吃了。

“行了,下一個,此子居然也能上殿?孟起,你們擇得好啊!”羋臨見第一個作答的還是個口吃更是不悅,直接否掉。

“臣,有罪。”孟起見此情狀,又聽聞新皇此言,再瞄了下聖皇鐵青的神色,頓時覺得惶恐不已,趕緊下跪請罪。

“行了,你的事稍後再議,下一個。”羋臨不悅的擺手。

“臣,臣,王,王,雲。。。。。。”王雲本來不緊張的,被李赫的事這麼一鬧也誠惶誠恐了,也“被口吃”了。

羋臨氣極,直接怒喝道:“下一個!”

“臣司徒高,請答題。”司徒高將這句話在心中默唸了無數遍,果然起了作用。

“答。”羋臨稍稍緩和了情緒。

“臣切以為時下民安樂、朝祥和,萬邦來朝、蠻夷俯首乃上天賜我貴天子使然也,所謂君有德則社稷興,故。。。。。。”司徒高自以為自己的第一句很不錯,對仗工整、辭藻華麗、讚頌聖德、龍顏必悅,卻沒想到結果不是如他想象的一般。

“停,下一個,叫你們論策,不是讓你們給我拍馬屁。”羋臨聽著氣不打一處來,還朝祥和?蠻夷俯首?這不是放屁麼。

“你,那個閉眼睛的。”羋臨終於爆發了,指著閉眼養神的那傢伙,因為從始至終那個傢伙都沒睜開過眼,都不知是不是睡著了。

眾人順著他的手勢看去,好傢伙,金殿之上,聖威之下這廝居然敢公然閉目睡覺,真是狗膽包天吶!

“臣,趙開源,北海人士,對陛下之題作答如下:時下,朝紛擾而諸侯強,國不寧而蠻夷壯。竊以為陛下應革故鼎新,奮發有為才可保江山不失、社稷得存。”趙開源聞言起身口若懸河的說完這一段,他偷看了羋臨一下,如他心中所料,聖皇羋臨沒有當場暴怒反而是冷靜了下來,在靜靜的聽著。

“揀要緊的說,如何做?”羋臨心中驚異此子居然如此作答,面上卻淡然的如是說。

“一,改內朝,廢元老;二,除諸侯,定朝綱;三,伐北戎,樹天威。僅此三條,帝業可成,必被萬民傳頌青史流芳!”趙開源鏗鏘有力的躬身對策,很是自信。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突然鴉雀無聲,靜得連掉根針的聲音都能聽見。

“臣有罪啊,此子狂犬吠日,妄議祖宗制度,老臣擇人不明啊,望陛下明鑑。”良久,一人打破了此刻的平靜,是孟起,他跪地磕頭告罪不已。

“趙開源麼?”羋臨不理孟起,看似漫不經心的問了句。

“是臣賤名。”趙開源跪拜在地,頭深深的埋下,此刻他心裡也緊張得很,額上汗珠大顆大顆的往下掉,很明顯聖皇不是很高興他的策對。

“來人,趙開源妄議朝政,打入天牢,容後再審。今天春考,無三甲。孟起擇人不明,削去官爵回家養老吧。”羋臨訓斥完畢後,拂袖而去。

後殿書房。

“陛下以為此子如何?”秦瑟聽聞了今日殿上的事,跑來跟羋臨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