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原身留下的軀殼,寧蕭不像穿書者那般亂來的話,他自不會計較。

軒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屬於每個地方的特色,地處北疆的碾城四面環山,可耕地極少,當地衙門為增加糧食產量想破了腦袋。

碾城往外,有一些三三兩兩的村落,富有的村子往往是因為落了好地方,耕地多,貧困的村子則受環境所限,地少人窮。

名為“大月村”的相對富裕的村子裡,村尾住著三戶人家,最右的那戶便是村裡最窮的。

狹窄的院子裡,重新修繕過的黃泥巴房依舊破破爛爛,看著隨時會倒下,卻又意外的堅韌,為屋裡的人撐起了一片天。

方方正正的黃泥巴房一分為六,廚房和茅房各一間,位於左側,正中間是待客之地,客廳左右皆可住人,但左邊被改成了書房。

剩下一間是柴房,用來堆放柴火和一些雜物。

前院的老母雞正在休息,後院的老黃狗則在抓老鼠,許是家裡太窮,沒啥吃的,連老鼠也不大來了,搞得老黃狗十分鬱悶。

屋內,主人住的房間裡,昏暗潮溼,地面泥濘,似乎無處下腳,一張缺胳膊斷腿的床四四方方的擺著。

床上躺著一個安安靜靜的女嬰,正在熟睡。

看著襁褓裡的可愛女嬰,寧蕭和大奸臣系統不約而同的翹起嘴角,想起穿書者對她做的事,便不免罵了幾句,什麼玩意?

換做他們,肯定不會那般混賬!

原身的養父母不知拿命拼來的兒子是別人家的,自然對唯一的血脈疼惜有加,日子過得再苦,也總會想辦法給兒子添點甜味。

原身的養父幼時家境殷實,曾在學堂讀書識字,家道中落後,就沒再讀了,但他深知讀書的重要性,便靠著學過的那點知識給原身啟蒙。

在原身七歲時,見原身實在天賦卓絕,不可耽誤,養父便準備咬著牙勒緊褲腰帶送原身讀書。

但為掙夠束脩,原身的養父和養母上山採藥時,意外撞上猛獸,被猛獸襲擊而死。

兩人死後,生前欠下的債務,操辦喪事需要的花費,全壓在了原身身上,本來村裡人想著小孩可憐,打算各自幫點忙,好歹給小孩留點東西。

可原身和養父一樣認死理,認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便求了村長,把家裡僅剩的田地賣了,用來還債和操辦葬禮。

做完這些,原身只剩一間搖搖晃晃的老房子,靠著摘野菜,掏鳥蛋,摸魚等等混口吃的。

村裡人大多心善,心疼他,便時常叫他去吃飯,原身吃百家飯長大,自不敢奢念讀書識字,卻依然逃不開對知識的渴望,便偷偷在學堂外學字。

學堂的夫子發現後,經過一番考校,驚豔於原身的天賦,便私下教他,要他努力向上。

怕村裡人說嘴,兩人的來往很隱秘,沒人知道原身有這樣的機遇。

夫子後來高中舉人,要帶家人去別的地方當官,與原身的緣分便斷了,臨走前,送了原身不少書籍,鼓勵他繼續堅持。

原身將這些書籍視若珍寶,撿到女主後,認為女孩也該學習明禮,便在女主四歲時,給她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