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嫡長子不忠不孝(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清楚內情的人則紛紛唾罵寧蕭,老子有再多的不是,做兒子的也不能弒父,這般心狠手辣之人不堪世子之位,更枉為人!
訊息傳到聖上耳邊,叫他老人家意味不明的笑了,晉國公府那點破事,他門清得很,只不過要用晉國公平衡朝野勢力才一再閉著眼睛。
如今事情鬧大,他再不做點什麼,只怕滿朝文武都得有樣學樣,作踐原配,欺壓嫡長。
一生僅有元后一個女人的聖上十分看不慣臣子三妻四妾的行為,但世態如此,他也無意多管。
然,前陣子因冊立儲君一事,他和眾臣鬧得很不愉快,眾臣意圖擁立才華更勝一籌的二皇子,但他屬意大皇子。
畢竟大皇子是他和元后的第一個孩子,分娩時,元后情況兇險,差一點就丟了命,幸得大皇子心疼孃親,及時出來,這才母子平安。
且大皇子雖才能略輸同母弟弟,但勝在寬和仁善,知人善用,乾國交給大皇子更為穩妥一些。
結果前腳才和眾臣吵完架,被迫擱置立儲一事,後腳晉國公府便鬧出了嫡長子不忠不孝的風波,聖上不禁懷疑這事乃有心人故意鬧大。
是以,勉強坐起身,來不及做什麼的晉國公被聖上派人訓斥了一頓,直言先有父慈方有子孝。
子不教父之過,勒令晉國公閉門反省,檢討一下自己逼瘋嫡長子的行為,言明百官須得以晉國公為戒。
被聖上毫不留情的斥責了一通的晉國公臉面全無,一口氣上不來,直接暈了過去。
以為自己的兒子終於能奪得世子之位的戚氏恨得牙根直癢癢,為什麼,為什麼聖上要這麼偏袒寧蕭?
就因為她後進門,就因為她兒子是繼室子,同樣明媒正娶,卻註定要輸原配一頭嗎?
寧澤倒是無所謂世子誰當,只擔心晉國公的情況,但看孃親因氣憤而扭曲不堪的樣子,不免嚇了一跳。
溫柔可親的孃親為何如此生氣,世子之位有那麼重要嗎,即便不是世子,他也會成為孃的驕傲的。
聽得兒子的話,戚氏意識到自己失態了,連忙換上平日裡笑容滿面的模樣,抱住兒子,小聲的哄勸著。
晉國公醒來後,想起前陣子的立儲風波,對比自身的情況,明白聖上在借題發揮,可為人臣子,心裡再不平都好,也只能認罰。
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的晉國公嚴令府裡上下謹言慎行,每日除了要出去採買的人,其他人不得擅自外出。
恢復了點力氣後,晉國公即刻上奏,一個勁的自責,點明自己錯得離譜,才會讓父子關係鬧成這樣,如今只希望寧蕭平安無事。
若寧蕭肯回來,他一定會痛改前非,盡父親的責任,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糊塗荒唐。
聖上一目十行看完晉國公的摺子,輕笑一聲,放在一邊,不予理會,想起什麼,便派人去南疆給趙自明送他最愛喝的美酒。
趙自明蒙冤一事,聖上怎會不清楚,只可惜證據確鑿,一時半會找不到保住趙自明的理由,聖上只得將人遠遠的流放,避開紛爭。
此刻,為警告幕後真兇,力保趙自明一家安穩,再給不知下落的寧蕭釋放訊號,便有了賜御酒之舉。
聖上此舉引得文武百官議論紛紛,趙自明不是惹了聖上厭棄麼,怎麼一轉眼又被聖上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