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寧蕭遭了淑妃的厭棄,之前的風光不復存在,但因他先前展露的狠辣手段叫一應宮女內侍心有餘悸,便也沒人敢欺辱於他。

捧高踩低乃宮中常態,便是相對和諧的淑妃宮裡也不可避免,奈何寧蕭太狠,捏著眾人的軟肋,大家只得井水不犯河水的過。

相較於眾人的小心翼翼,唯恐叫寧蕭記仇,寧蕭的表現要平和多了,該幹什麼幹什麼,一點也沒有從高處摔落的憤憤不平,嫉恨難安。

淑妃看在眼裡,氣消了些,她這麼做也是為寧蕭好,宮裡日子難過,擺不正位置更是寸步難行,只希望他這次是真吃到教訓了。

臨近分娩,淑妃為著腹中的胎兒,決定聽從太醫的建議,整日臥床,靜待痛苦且幸福的那一刻的到來。

為免人多嘈雜,淑妃免了各宮嬪妃的請安禮,待她生完孩子,她們再來探望也不遲。

但一些素來和淑妃關係親近的妃嬪總免不了過來看一眼,彼此約好時間,今天你來,明天我來,讓淑妃有個說話的人,卻又不至於累著她。

淑妃明白她們好意,便沒有拒絕。

當然,來看淑妃最多的是當今,無法侍寢也沒關係,陪他說說話,讓他摸摸她的肚子,亦使他舒心展顏。

許是立後風波提醒了當今,叫他決定提升淑妃的位分,不做皇后,做貴妃也可。

淑妃沒再推拒,貴妃依然為妃,不過是主理後宮時名頭更好罷了。

當今決定在淑妃生下皇子後,冊封她為淑貴妃,百年後,她可陪伴在他身邊,和元后一左一右。

淑妃將被冊封為貴妃的訊息傳遍了後宮,有人妒紅了眼,有人無所謂,有人為她高興。

今天來看望淑妃的是性格爽朗,藏不住話的良妃,有良妃在,淑妃不用做什麼也不覺得悶。

良妃嘰嘰喳喳了一會,想到什麼,示意心腹宮女將她準備的禮物送上,是一尊送子觀音像。

據良妃所說,這尊觀音像乃她孃家嫂嫂親自去廟裡求來的,可寧神安胎,保佑淑妃腹中的孩兒平安健康的降生,茁壯成長。

淑妃一眼便喜歡上了這尊觀音像,也不知是錯覺,還是確有其事,觀音像讓她略有些躁動的心安靜了。

交好多年,淑妃也不說什麼客套話,大大方方的收下,並讓人將觀音像擺在她經常看得到的地方。

見此,良妃眉眼微彎,像是滿意她的心意被珍視了。

又坐了一會,良妃見淑妃面露疲態,便起身告辭,說在她分娩時,會親自過來守在她身邊。

淑妃一笑,目送良妃離開。

誰料良妃迎面撞上了當今,叫她歡喜的福身行禮,當今卻看也不看她一眼,徑自走進去,見淑妃預備起身,忙上前扶住她。

良妃回頭,看著這一幕,笑意不改,轉身便走。

正在角落裡灑掃的寧蕭看著良妃離開的背影,眉頭微蹙,左看看右看看,尋了阿纓,求阿纓幫自己說情,讓他回到淑妃身邊伺候。

阿纓有些猶豫,但深知自己蠢笨不堪,寧蕭雖狠,卻能很好的保護淑妃,淑妃又快生了,身邊有個寧蕭可多個保證。

於是,阿纓大著膽子向淑妃求情,說寧蕭天天夜裡哭泣,後悔不該那麼肆意妄為,還請淑妃再給他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