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耀本欲陪著舒氏,但舒氏說他初來乍到當以正事為重,拒絕了他,正要離開,聽得小兒子鬧著要見小姨,便也帶上了他。

大兒子則留在甘縣好生讀書,十四歲的他預備下場一試,若能成功,就能拿個秀才回來。

本以為這是一次簡單的分離,商耀在舒氏一行人離開後,卻收到利縣那邊的實際訊息,擔憂妻子的他立刻帶人追上去。

商耀迎面和商少昔撞上,見只有他一人,焦急舒氏情況,便吼了他,責問他為什麼獨自逃生,娘呢?

商少昔被嚇到了,結結巴巴說了舒氏那邊的情況,商耀馬上帶著人去救舒氏,卻只找到舒氏的屍體。

商耀大受打擊,沉浸在失去舒氏的痛苦中,怎麼也不敢相信他欲與之白頭到老的人竟就這麼離開了他。

極度悲憤之下,商耀遷怒於商少昔,遷怒於舒小妹,恨怒難平。

認為如果不是為著保護商少昔,以舒氏的身手總能逃出生路,若不是舒小妹鬧騰,舒氏也不會那麼擔心她,非要趕著去看她。

商少昔為此自責不已,終日沉默,還是大哥的悉心陪伴才救回了險些崩潰的他。

見姐姐死了後,姐夫終日頹廢,誰也不愛搭理,縣衙不去,大門不出,與渣男和離的舒小妹看不下去,把商少昔兄弟倆接到名下莊園撫養。

但舒小妹自己也沉浸在害死姐姐的痛苦中,對兩個孩子好得有些過分了,叫他們各種不習慣。

後來,商耀在家人的逼迫下再娶,重新打理事務,做好縣令之職,更把商少昔兄弟倆接回身邊。

但只親自教導商少昔的大哥,對商少昔則是放任態度。

後孃待商少昔兄弟倆不好不壞,多數時候是無視狀態,只有商少昔犯渾,跟朋友出入煙花之地時才會動怒,罰他跪祠堂。

但曉得他為一個可憐的小姑娘辦理了後事,又讚了他,誇他有仁善之心,希望他繼續保持。

商少昔也在那時瞭解了後孃,她其實是個不錯的人,嫁給爹也是父母的安排,不是她自願的,可嫁進來後一直安守本分,從不搞事。

在發現了爹是如何冷待後孃,使得後孃一直無子時,商少昔有些同情她。

她卻無所謂,左右也是找個安身的地方,沒有愛情便沒有愛情,能安穩度日已是大幸。

後來,商少昔生了一場大病,沒挺過來便去了,死得有些早,讓家人無法接受,也讓商耀幡然悔悟,這些年,他實在虧欠了這個孩子。

這回有了榮李的插手,商少昔不用再承受喪母之痛,舒氏活得好好的,商家的氛圍也不會再像前世那樣冷冷冰冰。

如此,也算是榮家的回報,回報商少昔的善念,使得榮甜兒能入土為安。

至於那位商耀後娶的妻子,以她的心性,自會另有良緣,讓她得到想要的安穩生活。

“夫人,夫人……”商耀的哭聲大老遠的傳來,嚇了正在安撫兒子的舒氏一跳,叫她沒好氣的道:“喊什麼呢?”

嘴上嫌棄,身體卻很誠實,舒氏快速的整理衣襬,將劍藏好,一手抱著商少昔,迎向商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