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五章--推土機式高歌猛進(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以楊鴻儒抗擊遼國也算是“祖業”,這血海深仇還是得用敵人的命來填補。
三十萬人打十萬人本來就是賦予仗,再加上戰術的碾壓、裝備的碾壓以及訓練的碾壓···宋軍展現出了極強的戰場統治力和戰鬥力。
遼軍一開戰就被打蒙了這特喵的是宋軍?這特喵的是一打就垮的宋軍?
最離奇的還是宋軍將領的戰鬥力!
宋庭不是文官指揮嘛?問題來了這幫殺人如麻的將領是從哪鑽出來的?
遼軍發現,自己這邊越打人越少,而宋軍那邊被打倒的傢伙竟然拍拍屁股爬了起來。
楊鴻儒帶領著自己的親衛營猛鑿遼軍主鎮。別看他的親衛營都是步兵,但他們都是武林高手!
這些親衛的實力放在一些門派裡邊不是掌門也得是長老。這麼牛嗶的選手,楊鴻儒硬生生湊了五百號人!
這五百親衛練得都是龍象般若功,境界都是楊鴻儒幫著手把手的提升的。每個親衛都有九龍九象之力,穿上重甲上戰場那就是活生生的小推土機啊!
戰馬衝過來了!被親衛一拳連馬帶人給揍趴下了!
楊鴻儒要不是拿出滅國的架勢,他帶著五百親衛都能滅了大遼!
成建制、經過軍陣訓練且武功大成的五百親衛在正面戰場當中發揮的作用無與倫比。他們就想一把鋒利的尖刀切開了黃油一般的敵人軍陣。
騎兵的方針本身就比較散,被五百親衛這麼一充就更零散了。
楊鴻儒騎著熊貓局勢戰場最高的仔!尤其是四米多高的胖胖人立而起之後,楊鴻儒的頭離地面得有五米多高!
在戰場上,主將過於明顯也不是一件好事兒很多遼軍的弓箭手對著他就是一陣射箭。
楊鴻儒怕這個?遼國騎射手的馬弓本身就偏軟,箭矢臨身的時候動能幾乎消失的差不多了。
更何況楊鴻儒身上還有太極真氣護體,箭矢落在他身上就跟喝多了似的往地上滑···
別人家的主帥都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楊鴻儒這個主帥騎著熊貓披掛上陣···這一幕要是流傳到後世也是一個奇景。
十萬遼軍竟然沒有發揮出野戰的優勢,反倒被宋軍用不到五千人的傷亡換走了八萬騎兵的性命。
要不是殘餘的遼軍撤得快,遼國的十萬主力全得葬在這裡。
不過在這個時候,重步兵腿短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騎兵想跑的時候,除了弓弩手能在他們沒跑出五百米開外的時候射一波冷箭之外,只能幹看著他們跑了。
不過楊鴻儒表示無所謂咱們來是為了攻城拔寨,收回被佔領的燕雲十六州。等咱們步兵上了城牆之後,遼軍的騎兵就算是廢了你見過騎兵攻城的嗎?這專業根本不對口啊!
於是,楊鴻儒鳴金收兵,帶著大軍修整、開拔,一路向北。
終於,他們走了好幾天之後見到了第一個大城。楊鴻儒對攻擊目標的選擇模式是抓大放小。
先把中心州縣給打下來,然後以州縣為核心向下邊的鄉村輻射清繳遼軍的殘餘勢力。
宋軍的一支千人規模的步兵可以抗衡雙倍數量的騎兵。只要援軍抵達及時,就能擴大戰果。
而且宋軍還要在北邊的優質操場修建軍馬場等宋軍有了優質戰馬之後,咱們就開始訓練騎兵。而且是專門剋制遊牧民族的重騎兵!
輕騎兵和重騎兵的區別就在於甲片的厚度。老楊有錢,那就砸重騎兵!
大遼想搞重騎兵?他們搞不起!哪怕是皇帝親衛最多也就整上鎖甲罷了!
幾十萬人攻擊一個縣城那真叫一個人山人海啊!
從城牆上往下瞅,宋軍真的是浩如煙海!
這是攻城初戰,楊鴻儒作為大帥必須要打個樣。他騎著熊貓站在城外這個角度都快和城牆差不多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