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朮此時就像一個溺水的人,而李師師就是那根被他握在手裡的救命稻草。

不過小強可以確認的是李師師的生命體徵良好,而且還被妥善的安置在了非交戰區。

龍城作為一個百萬級別的大城,城區面積非常廣大。

能被秦弩“兵馬俑一號”打擊的範圍也就幾百米,哪怕是朱元璋的土炮都轟不到內城。

除了文字的宣揚之外,聯軍還用大喇叭向對面宣讀勸降書。

聯軍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生活垃圾。四百萬聯軍每天都要產生數十噸的生活垃圾。而這個年代又沒有什麼垃圾處理場,於是指揮部只能暫時把這些垃圾將就著胡亂堆放。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生活垃圾會給士兵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了不小的隱患。

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讓別人幫著處理。

這次朱元璋贊助了不少火藥,小強讓士兵把生活垃圾塞進炮管子裡往對面打。

一開始的時候,金軍還不以為意,甚至還興高采烈的。

那些花花綠綠的包裝紙和塑膠飄飄搖搖地從天而降,不但漂亮,而且很多還有收藏價值。因為這些垃圾都來自於現代,士兵們哪見過封面上的女明星啊?

可是時間一長,金軍們就感覺到不對了那些垃圾都帶著湯湯水水,時間一久就會發出刺鼻難聞的氣味。用不了半天就蚊蠅滋生,這對密集度很高的軍營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

古代打仗的時候每天都會安排固定的停戰時間用來收拾戰場。

古戰場人員密集,一旦爆發瘟疫,不管對哪邊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於是聯軍每天的日常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清晨,由秦軍用“兵馬俑3號”發射傳單之後便是半小時的“北宋早安”廣播節目主持人是秀秀和毛遂。

接下來明軍會把我們昨天都產生的垃圾透過洪武大炮傾倒到金軍營地裡去。

到了中午,李元霸宇文成都等人組成的“徵集隊”會例行到金軍門前挑戰,他們主要負責為兵器還不合手計程車兵尋找兵器。

下午3點到4點,我們嚴守承諾全面停火,可以觀看對面金軍士兵出來放風以及用石頭彈砸自己腳的表演。

就是晚上的節目有點單調,只能是單方面展開篝火晚會,吃煮泡麵和罐頭,惹得對面眼冒狼光。

金軍的糧草大概早就捉襟見肘了,小強見不少金軍都以撿超時空聯軍這邊的垃圾過活。後來小強又想出個豐富金兵業餘生活的辦法,讓王寅搞來一大堆音樂磁帶給他們放,有《二泉映月》、《倩女幽魂》、《安魂曲》等等...反正是那種讓人一聽就感覺自己特窮途末路倍加思鄉的曲子。

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天,金兵已經完全不像是一支軍隊了:

大部分的時候,他們就躲在用一次姓飯盒左縫右補的帳篷裡睡覺。放風的時間一到,自己出來刨點吃的東西。到了晚上,他們就坐在帳篷裡聽著哀樂發呆。

鬆散又充實的後現代生活把這群軍人中的很多人改造成了行為藝術家和詩人...

也許在這場戰爭結束,金國會迎來一次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