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老師,楊鴻儒也不得不承認學校這個地方並不是完全由好的一面構成。學生身上有單純、有可愛、有勤奮,也有很多讓人看了就感到髮指的人性之惡。

2020年的教育界最火的一個詞就是“校·園·欺·凌”,一部電影《少年的你》只是簡簡單單地展示了這種現象的冰山一角。

更多、更惡的事件發生在更多校園的更多角落。如果你足夠幸運,老師能夠及時發現並立即阻止;如果你沒那麼幸運,只能希望你足夠堅強。

新入學的花木蘭因為過於超標的顏值,過度火熱的人氣讓很多女生對她產生了一股豔羨...而且花木蘭不用住在寢室更是讓一些人感到心態失衡。

民大附中的住宿條件確實不錯,六人間、獨立衛浴、有空調、二十四小時熱水...但是再舒服的宿舍也沒有自由啊!

再一次強調,民大附中的第一屆高一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都相當之低。他們的層次在整個縣裡都是偏下的、甚至是末流的...可以說他們更像是各個學校都不愛要的玩意被送到民大附中改造。

這樣的學生群體滋生出來的事件就可想而知了...季主任的頭髮在沒當年級主任之前挺厚的,但是再看看現在...髮量很適應海藍島當前的溫度。

通氣又涼爽啊!

初一年組在楊鴻儒的強力鎮壓與班主任聯合管理之下一直在平穩運轉。而且孩子在年齡更小的時候可塑性更強。

他們的淘氣更多是來自於懵懂和無知,當知識漸漸的填充他們的腦子之後,當道理讓他們能明辨是非之後,初一的孩子會以一種飛快的速度成長蛻變。

他們的淘氣和頑皮不是本質上的壞...但是高一學生不一樣!

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已經初步形成。塑造和改造的難度是天壤之別的...打碎一種舊有的觀念是一個很複雜、很艱難地過程。

高一年組的老師遠比初一年組的老師辛苦。民大附中給高一年組配備的老師的學歷和能力都遠超初一。

初一上講臺的都是一幫新兵新將履歷最厚的也就是楊鴻儒。但是他也是一個畢業剛剛五年的準新人。在一般單位他都算資歷輕的...別說當年級主任了,就算讓他當班主任校領導都得慎重掂量。

再看看初一年級的班主任除了楊鴻儒之外清一色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有知識,有學歷,但是缺乏鍛鍊。

高一呢?要麼是有高階職稱、副高階職稱的中年骨幹,要麼是擁有碩士學歷的青年教師。

楊鴻儒的學歷放在高一年組也就是個平均值高於本科,低於全日制碩士。他是非全日制來著...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全日制碩士要比非全日制的含金量要高。

說這麼多,主要想表達的就是花木蘭面對的同學們並不是一群傻白甜的青年男女。他們會有善惡之分,行事更是可能出現偏激。

開學這麼一段時間,高一年級共處理打架事件二十多起...高一年級大部分班主任幾乎不回辦公室,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班級裡鎮壓場面。

有班主任在場的時候,學生們的情緒還是會相對剋制的。但是在其他場合,摩擦依然頻頻出現。

班級內部、班與班...甚至還有高一的學生想要欺負初一的。

這種學生都讓楊鴻儒處理地差不多了。他一個初一年級主任不好主動去高中樓去收拾高一學生,但是你來初中這邊可就得好好說道說道了。

下課的時間,花木蘭不喜歡在班級裡繼續待著。她更喜歡學校樓頂的環境學校為了讓學生在下課有充足的場地休息放鬆,把教學樓的樓頂充分開發變成了一個空中小花園。

這是便於高樓層的學生下課的休息,也是為初三、高三等畢業班學生準備的單獨休息場所。不過現在初三、高三還沒出現,所以小花園的主人只有初一、高一的學生。

花木蘭很喜歡樓頂的小花園,生機勃勃,風景優美。極目遠眺還能看看見黎安港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