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痛苦根源:當班主任(第1/2頁)
章節報錯
旅遊結束,楊鴻儒的新學期也要開始了。從科任升到班主任對於一名教師來講是里程碑式的進步。為此,周胖子特意請楊鴻儒吃了頓好的。
這貨心甘情願掏錢簡直比晴天下雨還困難!也不知道這帝都土著怎麼就這麼扣?
“老弟呀!聽哥給你傳授經驗啊!當班主任和當科任不一樣,科任可以儒雅隨和、與民同樂。但是當班主任可不行,你是一班之主,你是班級的權威代表...所以你一定不能太過親民。要和學生保持距離,絕對不能像科任那樣和學生混的那麼熟。”周懂認真地傳授著經驗道。
楊鴻儒點點頭,這話以前的同事也和楊鴻儒說過。不過那時候他還是個科任老師,也沒把話往心裡去。
但是如今要走上這個崗位,楊鴻儒再仔細琢磨琢磨人家說得確實有道理。
因為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所以楊鴻儒需要了解各民族學生的風俗習慣和相關禁忌。附中的食堂簡直就是天堂在這裡你能吃到各民族的特色美食,而且還賊便宜!
新生報到的時候,楊鴻儒要在報名處那裡接待學生家長,下發入學手冊並引導他們去宿舍辦理入住。
反正第一天是以忙碌開局,也是以忙碌結束。總而言之就是各種糟心...當上班主任之後,楊鴻儒方才明白:科任的生活就是天堂!
不過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楊鴻儒不是個半途而廢的渣渣,所以他在學生報到之後,認真地分析了學生的資料。
這些資料包括小學老師的評語,家長對孩子的期許以及孩子的自我評價。透過這些資料楊鴻儒能簡單在心裡為學生做個形象素描。
所謂見字如面,雖然資料不夠多,但是他依然能夠大浪淘沙一般找到自己可以信賴的學生幹部。
所謂班幹部選的好,老師破事少。其實很多學生工作完全可以下移給班幹部完成,老師眉毛鬍子一把抓反倒容易影響效率。
楊鴻儒的教育理論研究還是很深刻的,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一套完善的教育理論做支撐。當班主任只不過是對這套理論的實踐罷了。
他這套理論主張的就是無為而治,這種無為而治和所謂的佛系老師是有明顯區別的。佛系是一種被動管理也就是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你們愛咋咋地。無為而治則是在把握好大方向的時候適當放權,讓學生自我管理好自己。
實際上,這種無為而治的工作量要更大因為楊鴻儒要對班級要做到完全掌控。不然的話,只要有刺頭跳出來,必然會影響整個班級的秩序運轉。
開學例行的活動便是軍訓。和大學生直接被拉到駐地封閉訓練不同,初中的軍訓也就睡在學校裡邊練練佇列、停止間轉法而已。寄宿制學校還要加上內務訓練疊被子、備品擺放之類的。
附中對內務的管理嚴格到了近乎嚴苛的地步。就拿牙具來說:統一擺只是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牙刷的朝向也要相同!
所以附中的軍訓要持續三個禮拜頭兩個禮拜打基礎,第三個禮拜鞏固效果。軍訓結束之後,宿管老師會按照同樣標準進行檢查和評比。
不僅僅是學生,住在學校宿舍的老師也要受到如此的管控這就是為啥周懂死也要蹭楊鴻儒的套間。
管的太死了!
理論來說,軍訓是由地方武莊部派人來進行。但是為了防止各種事件的出現,班主任需要全程陪同。而且班主任還要坐好後勤保障飲水、降溫、防暑、藥品......
當了班主任之後,楊鴻儒方才明白為什麼以前的同事一到聚會的時候聊的都是學生。這特麼都是故事啊!一把辛酸淚啊!
附中的軍訓和其他學校不同的一點便是他們還需要加練一套《愛我華夏》民族韻律操。這一套韻律操是所有民族附中及其分校都要統一學習評比的專案。主旋律就是《愛我華夏》,說是韻律操,但實際上這玩意跟接近舞蹈。
舞蹈展現出了各民族舞蹈的基本風韻,同時能體現出各民族大和諧的精神內蘊這玩意在軍訓結束之後是有專門比賽來評比發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