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溫暖、充實又祥和的越冬(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方的大漠一旦下雪,氣溫會迅速降至零下10攝氏度以下。
在這種天氣訓練簡直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於是大傢伙紛紛集中到士兵活動中心三五成群的活動起來。
這裡應該是現代的麻將館、健身房、棋牌室、桌球廳合唱館等一系列娛樂場所的集合體。別看房子只有小小的二百平,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玩意楊鴻儒都給配齊了。
為了防止這些精壯猛男有精力無處發洩,楊鴻儒安置了很多健身器材啞鈴、槓鈴、各種龍門架啥的都給安排上。除了需要用電的跑步機之外,楊鴻儒都用手搓出來一大堆!
士兵們哪見過這些玩意?一個個玩心大起,而且這幫傢伙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你舉二十斤?我舉二十五!
你做二百個仰臥起坐?我做三百個!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地靈氣的原因,北魏的戰士的身體素質要比未來的人強上不少,再加上平時訓練足夠。楊鴻儒的手下人均大力士,披著幾十斤的鎧甲可哪亂跑都不帶大喘氣的!
作為一幢之將,楊鴻儒玩得東西肯定比士兵們要高雅得多。他把花木蘭叫到身邊,然後捧著一個陶罐似的玩意吹了起來。
這陶罐一樣的樂器叫做“壎”,壎這種樂器在華夏已經出現了好幾千年。
這玩意的形狀很多,最經典的形狀就是長得跟暖手蛋似的。
壎的音色溫潤空靈,但是怎麼聽都帶著一種憂傷的。不過這玩意是製作最簡單的樂器了,只需要有陶土就能整出來差不多的東西。
花木蘭哪見過這東西?她很好奇這灰不溜秋的東西能吹響嗎?
吹壎的難度確實不低,初學者可能一年半載都吹不響這玩意。所謂大道至簡,最簡單的樂器卻恰恰相當難學。
不過楊鴻儒還真的會吹這玩意你問他怎麼會的?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活了好幾千年的神仙的無聊程度!楊鴻儒只要翻一翻自己當真武大帝的記憶,就能快速學會如何吹壎。
不僅僅是吹壎,他連樹葉子都能吹出來絕妙的曲調一個神仙連氣流都掌握不好,完全可以下崗退休養老了!
楊鴻儒把壎貼在嘴邊,抿著嘴唇開始吹奏。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壎和陶笛的區別二者很重要的一點差別就是吹走方式:陶笛是包口吹奏,壎是透過口的風來吹奏的。
他吹出來的曲目是大魚,這首哀而不怨的曲子比較適合用壎來吹奏。同樣適合用壎吹的名曲是《故鄉的原風景》...不過這首歌有點不合時宜,本來大傢伙就是背井離鄉,你這時候吹這首曲子是想勾起大夥的思鄉之情?
人心散了隊伍可就不好帶了,不要低估音樂的力量。如果你包圍了城市,見天兒地對著他們拉二泉映月不出一個月他們就得精神崩潰!
在精神衛生專業當中就有一種用音樂來輔助治療的手段。可見音樂對大腦能產生多麼巨大的作用!
壎的聲調悠遠綿長,就算活動室再嘈雜也掩蓋不住這股來自歷史的綿延之音。
一首《大魚》被楊鴻儒吹得特別完美,正在比拼的戰士們在聽了之後都停下了自己的事情,呆愣在原地默默聆聽。
一曲作罷,花木蘭紅著眼睛問道:“這首曲子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