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是個極耗費精力的事情,而陰陽繡更是如此,而鍾馗捉鬼又是一幅大圖,平時無論是考慮客人的忍痛能力,還是紋身師的精力,這種大圖一般都是分幾次完成。

可是陰陽繡一旦開始,便不能停止,紋身案上趴著的關晴,此時渾身冒著細汗,精緻的面容已經扭曲在了一起,顯然也是忍受到了極限,卻從未發出絲毫叫喊。

我將關晴的表現看在眼裡,心中也不得不佩服眼前的女人,想當年師父給我紋這頭黑虎的時候,我可是大哭小叫,如果不是我師父適時打昏了我,說不得這威猛的黑虎能讓我師父紋成一頭四不像。

這一紋便是六個小時,關晴後背的鐘馗捉鬼像已經初見雛形,而接下來便是陰陽繡最重要的一步,那便是入靈。

這個‘靈’並不是鬼怪一類的東西,而是源於薩滿教的一種概念,薩滿教認為世界上各種物類都有靈魂,自然界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禍福,都是各種精靈、鬼魂和神靈意志的表現。

而陰陽繡中請的‘靈’便是漂浮在世間無處不在,卻懵懂無知的天生精靈,精靈請進紋好的圖案中,根據圖案的不同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我做不到像師父那樣舉重若輕隨隨便便就能請來‘靈’,而且這也是我第一次施展陰陽繡,讓我不得不重視,我穿上早就備好的薩滿教的‘神衣’頭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坐在了房子的東南角。

雙眼半睜半閉,打幾個哈欠後,開始擊鼓,然後起身,邊擊鼓,邊跳躍,邊吟唱,音調極其深沉,而我的意識也漸漸沉浸於自然之中。

無數看不清形狀,卻能感受到其存在的‘精靈’環繞於我左右,我能感受到它們的喜樂,都是一些非常簡單的情緒。

我本想隨便找到一個和鍾馗捉鬼圖性向相合的靈請進去完事,可是這些‘精靈’卻不知為何,一直在纏著我,似乎是想要向我表達著什麼。

這讓我不得不穩定心神,梓曦的感受著它們的情緒,許久之後,才明白過來,它們的這種情緒是……害怕!

它們在我這個房間裡感受到了邪異的存在,它們很害怕!

精靈傳遞來的情緒讓我心中一驚,聯想起關晴身上似乎隱藏起來的秘密,只是還未等我從‘精靈’上體會出更多東西,外界突然傳來一聲尖叫,打斷了我的做法,讓我從融入自然的狀態中退了出來。

定睛一看,只見原本趴在紋身案上的關晴突然跑到了牆角里,抱著腿正在瑟瑟發抖,剛剛的尖叫宣告顯就是從她口中發出。

而後我順著關晴的視線看過去,只間原本關晴放置包和衣物的地方,上方漂浮了六塊金光閃閃的佛牌和一個木製雕刻的嬰兒。

而更神奇的確是,此時那六個佛牌和那個嬰兒好像在打架!

只是明明是六對一,卻彷彿是那木製嬰兒雕刻更佔上風,那些佛牌上閃現的佛光已經有些黯淡。

而也就在我看思考發生了什麼事的這幾秒的功夫,兩個佛牌徹底消失了佛光落在了地上。

我心中一驚,再次運轉法眼,這一次再看過去,就見天上飄浮著一個通體發青,面目猙獰的怪物,看相貌與那雕刻的形狀有幾分相似,手上還拎著兩個看起來已經受了重傷的靈嬰。

而周圍則同樣有著四個散發著佛光的靈嬰,正在圍鬥那怪物,只是卻越發的力不從心。

這一眼,我便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怒視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的關晴一眼,怒道:“你特麼古曼童和小鬼一起養,你怎麼想的!”

所謂養小鬼,便是修行人士利用鬼神的能力達成一些目的的手段,最出名的法門便是五鬼搬運之法,自古以來佛道皆有類似的法門,只不過終歸是小道,流傳出去後,卻在東南域發揚光大。

其中流傳的最廣的便屬於泰國的古曼童和陰牌。

這兩種東西其實歸根結底都屬於御鬼之法,只不過古曼童是大德高僧透過佛法將不可投胎而飄散在人間的嬰兒魂魄放置在佛牌之內,日日以經書渡化而成,可由居士請回家供奉,若是居士心懷善念,自然會保佑居士一帆風順。

而陰牌則不同,一些心懷惡念的法師,會直接殺害嬰兒,強奪其魂魄,日日以法術折磨,壯大嬰兒的怨氣,以供其驅使。

而配戴以這種怨氣極大的嬰兒魂魄製成的陰牌,雖然同樣可以助其事業,或其他的目的,甚至功效和限制遠比古曼童來的要方便,可終歸有一天會遭受陰牌反噬。

眼前關晴的情況顯而易見,便是遭受了小鬼的反噬,而且更讓我惱火的是,關晴不止養了小鬼,而是小鬼和古曼童一起養!

雖然有佛法加持的古曼童在剛開始會壓制住小鬼的魔性,卻也會讓小鬼的怨氣愈發的強大,就好像是彈簧,壓的越緊,反彈出來的力道也會越重。

眼前在我面前漂浮著的小鬼,頭頂黑雲繚繞,顯然已經成了氣候,而更讓我震驚的是,那魔嬰抓著兩個已經頻死的靈嬰,直接塞進了口中,嚼都未嚼一口便嚥了進去,而後頭頂黑氣又是猛漲,甚至單單一個眼神都讓我心中一悸。

這魔嬰竟然還能吞噬靈嬰壯大自身!

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我不一定是它的對手!

我心中瞬間有了明悟,我從來未與人鬥過法,一直都是自己練自己的,如今第一次碰上如此邪異之物,讓我心中有些緊張。

好在師父教導我的一切都未忘卻,看著魔嬰再次抓住一名靈嬰,想要往嘴裡吞去,我咬了咬牙,立刻腳踏罡步一衝而上,口中喝到:“藏形隱跡,步我罡魁,我見其人,人無我知,動則如意,叱聲鬼隨,急如水火,鼓舞風雷,變澤成山,翻地覆天,我身堅固,安然默然,萬載長生,與道合仙,急急如九天玄女律令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