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走的多了,夜裡就容易困,就想早睡,就連每天都要更新的小說,更新字數都少了很多。

姚遠等顧冬雨睡下,就開始收拾自己的漁具,準備來一趟夜釣,去看看自家的水庫裡面到底有啥魚,都是個啥成色。

揹著好久沒有開啟過的釣椅,再背上漁具包,帶上白天悄悄置辦的魚食,就悄悄的下了樓。

釣魚人都愛起早貪黑,只不過是因為早上和傍晚的魚情最好,那個時間段是魚攝食的高峰期,在一早一晚垂釣,漁獲就會相對好一些。

姚遠選擇夜釣是有他自己的判斷,白天事情多,還想多陪陪老婆孩兒是一個原因,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目標魚不一樣,他這次就想看看這個水庫裡到底有沒有大體型的魚類,自己能不能給搞上來。

只有夜裡,深夜一直到黎明的這段時間,大體型的魚類才會放鬆警惕,到岸邊淺水處進食。

這個水庫沒有開放釣魚是有原因的,山體型水庫,岸邊幾乎都是直上直下,離開岸邊幾米的距離,水深就已經超過了十米以上,被水庫淹沒的山體上,荊棘灌木叢生,一般流行的臺釣、傳統釣在這裡統統不管用,水深不見底 ,還怎麼玩?

輕車熟路,找到白天已經看好的位置,把釣椅先支上。

姚遠這款釣椅有點大,坐上去非常舒服,是類似沙灘椅的形狀,帶了扶手靠背,人坐上去不累就特別適合夜釣,困了還能往後一躺打個盹。

不過今天姚遠可沒有跟魚耗時間,不準備慢慢守著魚口,他準備主動點,主動進攻,把魚給勾引到淺水。

拿出白天準備的魚食,加上水就是一通和弄,黃色粉狀的魚食,被人稱作“小黃面”,附鉤性還不錯,進到水裡就馬上開始層層融化,再慢慢向水底跌落,在水裡形成霧化帶,就吸引著魚兒循味而來。

用這款魚食釣魚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情,魚食進水化的很快,就需要不斷地往水裡拋投,把拋竿頻率打起來,水裡的霧化帶才會持久不斷的誘魚,拋竿頻率慢了,水裡霧化帶一散,就會前功盡棄。

半夜裡,水邊空無一人,月光下,就見姚遠的身影一會兒站起、一會兒坐下,忙的不可開交,哪有一點釣魚人的那種從容淡定。

山頂的月亮很大,月光灑向湖面,偶爾有風吹過來,就把湖面月亮的倒影吹散,散成了滿湖面的碎銀。靜謐的山間,偶然草間有鳴蟲聲響,林裡有飛禽的鳴叫,就有一種白天沒有的生機。

紅色的夜光漂在靜夜裡非常顯眼,就像一個小燈籠一樣,看久了就讓人眼花,六米三的魚杆雖說不重,但是揮舞了兩個小時後,這個胳膊也有點酸。正在眼花胳膊酸的時間,就看那個夜光漂似有似無的點了點頭。

姚遠瞬間反應過來,伸手就抓緊了魚杆,夜光漂猛地一個下沉,一個大黑漂出現,姚遠等了半秒,便是一個猛地提杆刺魚動作,瞬間繃緊的魚線讓鋒利的魚鉤刺入魚嘴。

六米三的二八調魚杆瞬間變成大彎弓,三號魚線切水發出了好聽的嘯叫聲,嘯叫聲就引得釣魚人腎上腺分泌,心情激動。雙手抱住杆子,剛想掂量一下水底上鉤的這個傢伙的份量,水下那個魚卻不忙不慌的一個翻身,就聽啪的一聲,魚杆回彈,手裡就是一輕。魚跑了。

看著齊根斷掉的子線,姚遠懊悔的不行,大意了啊,本來的目的就是奔著大物來的,子線還選用了2.0的型號,太細了!剛才這條魚都沒掂量出份量,就輕鬆的切線了。不過能把2.0的子線秒切的,一定不是什麼小傢伙,最少也是八斤以上了!

換上六號主線,再換上大力馬的子線,接著再來!

時間不長,半個小時左右,就又是一口,又是那種漂亮的大黑漂,這次姚遠有了經驗,刺魚的動作就沒有那麼暴力,魚的反應就不太激烈,就在水裡左右左右的逡巡,妄圖擺脫嘴上那個突如其來的羈絆。

人魚僵持了幾分鐘,姚遠剛剛放下心來,看來這次就有把握把魚弄上岸了,水下的魚突然就不耐煩了,不願意玩這個無聊的遊戲,大半夜裡吃點東西好不好,跟你這溜來溜去的沒意思。

魚突然發力,就往深水裡扎去,姚遠就覺得水下有一股大力傳來,再也控制不住魚杆。

嘴裡“嗨”了一聲,雙臂發力,想把這個水下傢伙往下扎的勢頭給止住。本廚子最近又是跑步,又是潑跤,雙膀子上的力氣還制服不了你這一條魚?

魚服不服真不知道,可是那個六米三的戰鬥魚杆卻是先服了,就聽啪的一聲爆響,在深夜裡的水邊,就像爆竹一樣清脆,四面山裡都傳來了迴音。

水邊的姚遠,手裡只剩半根已經摺掉的魚杆,站在那裡,就涅呆呆發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