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三個孩子,每天認真的忙生活,把日子過得也算是生生有色,就高興。

跟小胖兒說好的日期就快到了,兩個人都知道,要分開的日子也就快要到了,心裡就覺得不捨。每天等到下午四點多鐘胡小胖一放學,姚遠就撂下小院的事情,回到家裡。

回到家裡也沒什麼事幹,就是給那三個孩子做做飯,聊聊天。

到了晚上,出攤的人就變成了四個,三男一女,也成了一個駟人幫。

小院西餐廳準備開業了,前期的工作已經準備的差不多,姚遠就撒手讓他們各自忙活,好從中發現問題,發現了問題再事後提出來解決方法,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餐飲業是勞動力密集行業,管理水平決定了企業的成敗。

管理嘛,就是透過別人來完成工作,這才叫管理,事必躬親是個大忌諱。

事前把工作流程做好,把目標制定好,讓人知道每天都該幹什麼,幹成什麼樣,這就足夠了,充分的授權後,員工才能有工作積極性,不好總是在旁邊督促著。充分授權後就是觀察工作完成的過程,發現問題,並解決,這叫做督導,這兩下子做好了,手底下的人成長也快,管理員也不累。

說不累那肯定是假的,有時姚遠就後悔自己多事,又弄出來個小院西餐廳幹嘛使,跟自己都沒啥關係。

腦子一熱,就想在這個年代的餐飲市場鬧出點動靜,跟黃小川那個駟人幫談好了,自己在餐廳只算是顧問,不拿工資和股份,就是餐廳開業,如果能達到預期每天五千元營業額的目標,自己一次性收取一萬元的顧問費。

那個一萬元到手,也就是姚遠要離開平城的時候。

黃小川收加盟費收的手軟,十幾萬的現金一下子到手,都不知道該怎麼花了,就想著把這個一萬塊提前付給姚遠,要不他心裡過意不去。但是姚遠沒收,咱還等著看餐廳開業的盛景呢。

不過姚遠還是收下了自己前期墊付的那幾千塊,這幾千塊對自己是有大用的。

那個該死的菊花手機上面的數字又變成了區區幾百塊,姚遠也就是從那五爺那裡買了四版猴票,按說最多也就花了兩千塊,就是不知道剩下的那五千左右去了哪裡?

如果不那麼大手大腳的花錢的話,恐怕他的萬元戶的目標,在這兩天也就能實現了。

......

陳港生做事有點效率,回去港城不到一個禮拜,就又返了回來,又住進了西園飯店。

一到西園飯店,就忙著找人定做花籃準備參加小院西餐廳的開業儀式。

上次來平城跟黃小川黃總還有姚師傅已經談好了合作的意向,這次來陳港生的目的就是要正式簽約,等小院西餐廳一開業,黃總那邊騰出手來,兩個人準備聯手做個大的,一個三四百餐位的火鍋自助餐廳。

餐廳名字都已經起好了,就叫做“花正自助火鍋餐廳”。

為什麼叫做花正,誰也不知道,又是姚師傅給起的名字,不過大家都覺得花開正好,這個寓意也挺吉祥的,沒多想也就都同意了。

透過跟黃總和姚師傅的幾次接觸,他更加堅定了上來平城,開展事業的決心。平城的餐飲市場太好了,完全是未開發的處女地,著這裡空間廣大,自己可以大有作為。

三十幾萬港幣,摺合人民幣也就是四十幾萬,想要做出一番事業顯然是有點不夠,再加上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雖然說政府可以給出的支援力度不小,但是有些瑣碎的事情還需要自己來面對,困難也不小。這次想租那個小白樓,就碰上了非常大的阻力,當地勢力可是不容小覷。

如果能和黃總搭成這個協議,一起合股開辦姚師傅嘴裡的那個“火鍋自助餐廳”,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內地的餐廚裝置、用具這一塊市場還屬於非常低端,就看小院西餐廳那個後廚就知道,裝置非常不專業,明顯就是湊合,很多東西都是二手貨,放在廚房裡,客人看不到也就是將就能用,但是自助餐不一樣,那些餐廳裝置、布菲爐都要展現在客人面前,肯定不能將就,還得用些高檔貨,明光鋥亮的不鏽鋼布菲爐擺成一排,餐檯上紫紅的臺裙一圍,再有些鮮花點綴,那樣才夠檔次。

而這些,在平城不可能能採購到,必須都要進口,而自己在港城,想買些餐廚用具不要太簡單!有自己老豆的關係,甚至可以不花錢!分期付款就可以。

那位黃總還有姚師傅顯然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願意跟自己合作,當然,合股比例還需要再談,自己理想的構想是十萬港幣現金,再加上整個餐廚裝置,最好能佔到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不知道那位黃總肯不肯讓出這麼大的比例。

而這樣一來,自己手裡的資金一下子就會變得充裕,如果這家店能順利開起來,就可以馬上再著手做些別的投資,比如去參股他們的“小院西餐廳”?

當然要不要這麼做,還要看看這個“小院西餐廳”開業以後是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受歡迎。

......

“小院西餐廳”就要開業了,關注它的不只是千里迢迢上到平城的陳港生,隨著開業日期的臨近,小院門口的條幅上居然做出了一個倒計時牌子,開始了十、九、八、七、六、五、四、的倒數,就在車水馬龍的西城門外,吸引了無數過路人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