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是李清的鄰居,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姐妹。

李曉紅歲數比李清長上了兩歲。別看只是比李清大兩歲,但是她已經有了幾年的會計工作經驗。

李曉紅的頭髮有點稀疏,也有點黃,瘦瘦小小的身體,性格倒是很爽快。大專學的是財會專業,一畢業就很順利的被分配到棉紡廠做出納,按說出納這個崗位對女孩子應該算是非常好的一份工作了,可惜棉紡廠被三角債拖累的瀕臨倒閉,開不出支來,每個月只能領那五十多塊錢的基本工資。

正在鬱悶間,李清找上了門,說自己跟人合夥弄了個餐廳,需要個專業會計,想請她來幫忙,李曉紅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至於自己本來的那份工作,李曉紅根本就沒多想,什麼檔案了、鐵飯碗啦完全都沒在乎,找到武警醫院的醫生朋友,開了張長期病假條,往廠裡一交,就來西城門內小院上班了。

有了病假條,每個月棉紡廠的基本工資一分都不會少,而小院這邊給出的籌備期工資就是一百塊,這樣兩下合在一起,自己每個月收入可是能到一百五了,屬於高工資啦。

再說了,小院西餐廳這邊工作環境多好啊,別看現在沒開業還在裝修期,環境稍微亂一些,但是已經能感覺出裝修完工後的效果了,非常漂亮,有點小布林喬亞的感覺呢,喜歡!

更喜歡的是這裡的一群人,都是年輕人,說話辦事都痛快,完全沒有原來廠子裡的那種死氣沉沉的感覺。尤其是天天鑽在廚房裡忙碌的那個張守一,外號叫做老么,人長得像個細長的麻桿,但是看上去就有莫名其妙的喜感,說話也有意思,跟這樣的同事一起工作,不累!更何況老么的廚藝那麼好,炸出來的炸雞比那個什麼啃得雞不相上下,不對,是比啃得雞的炸雞好吃多了。

嘴裡跟李清抱怨著,可是李曉紅的工作效率可不低,本來嘛,大學學的就是這個專業,再加上幾年大廠財務工作的磨練,對付一個小小餐廳的進出賬,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那位姚師傅說的對,最關鍵的是規章制度的建立,參考著過去所學、還有棉紡廠的現成的各種流程、制度,摘出當中合用的部分,建立一套從採購到庫存再到領用的進銷存制度,再把現金、銀行帳建立起來,小院西餐廳的財務便一下子變得有了些條理。

邊捋著帳,邊感嘆,合著這幾位幹這個西餐廳,完全就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啊?!就靠著十幾個麻辣燙的攤子掙啟動資金,剩下的都是靠八方贊助,整個就是空手套白狼!這餐廳還沒開起來,應付款就已經一大堆了,這個幹法行嗎?

這麼開餐廳的方法可是沒聽說過,黃總、黃小川挺穩重的一個人,這事不像是他能幹出來的,但別人看上去說話也不是那麼算數,所以,這個肯定是那個姚師傅的主意。感覺這個姚師傅可真夠歪的。

而那個姚師傅現在可是挺嚴肅,正帶著那奎志,一點一點的磨餐廳的管理制度呢。

那奎志,未來的餐廳經理,現在眉頭皺成了一個大疙瘩,正處在爆發的邊緣:“我說姚遠,你丫是不是成心的啊?你特麼廁所裡的一個廢紙簍,也得規定放在蹲坑的哪個位置?”

“當然啦,人擦屁股多半是得用右手,你放左邊讓人怎麼扔廢紙?”

“扔坑裡不就完了嗎?!”

“都扔坑裡堵了怎麼辦?你去掏?!”姚遠眼睛也立起來了,邊說邊一本一本的拍打著手裡的幾個橫格本:“我跟你說,就這幾本規章制度,首先你得全都弄懂,背下來!崗位責任制:這是明確每個員工上班都應該負責什麼;工作流程分解步驟:這是規定從一上班開始,每個人什麼時間都該幹什麼、怎麼幹,必須都得按照執行;服務流程分解步驟:從客人一進門,那個崗位應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怎麼做,都有詳細規定,包括怎麼給客人倒水,用那個手去倒,站在什麼位置去倒,再有包括碰見什麼問題,怎麼跟客人交流,說什麼樣的話。我這費勁巴拉的一條一條給你詳詳細細的列了出來,必須得按這本上的要求幹。”

說到這姚遠喘了口氣:“你還別嫌煩,回頭老么那也會出一本,是每道出品的介紹,還有服務方式,那個你也得學!還有,關於水吧的管理制度,酒水、咖啡的服務方式挺簡單的,你就參照這個格式,自己弄出一份來。別什麼都等著我餵你。”

那奎志就捂腦袋:“這特麼是幹餐廳嗎?怎麼那麼複雜啊?”

姚遠就嘿嘿嘿的樂:“得了吧,這還複雜,我給你簡化了好多了,就那麼幾頁紙的事,你仔細看看理解了就行,很容易。關鍵是你得貫徹下去,讓下邊的服務人員貫徹執行,別走樣。”

“咋那麼費勁呢,我不管了行不行?”那奎志看著桌上的幾個本子,還是腦袋疼。

“這是你們家的院子,你不管誰管?人家黃小川聯絡進貨、綠化、裝修,還跑客戶,跟公安、稅務、街道的打關係;人家李清張羅這宣傳開業、還順帶幫你招人;人家老么在廚房兢兢業業的練手藝,你說你有啥用,開餐廳你沒經驗,就這幾本小冊子,我給你都寫好了,只要看懂了,以後餐廳管理就沒問題,怎麼躺著吃現成的還那麼多事啊?”

那奎志看向姚遠,眼光裡帶了怨念:“你特麼成心的,給我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