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眾人拾柴火焰高(第2/2頁)
章節報錯
直到劉嬸的丈夫下班,從偏房裡拽出一個鑄鐵爐子,擱在三輪車上一起送過來,才算解決了大問題。
劉嬸的丈夫姓溫,叫做溫志強,家裡排行老二,大家都管他叫溫二哥,二哥在房管所上班,負責房屋修繕,脾氣老實的有些木訥,把三輪車交給姚遠,憋了半天才說出一句:“到了冬天爐子得還我,家裡生火還得用呢。”
“二哥放心!用不了三個月,中秋節上就能還您。”姚遠陪著笑,在灶頭上正在最後忙乎著。
黃毛惹的事可能不小,這幾天根本就不肯出門,睡醒了以後小胖兒放學也回來了,就跟著一起擺弄那些個桌椅板凳,看上去熱情還挺高。
太陽偏西,時間已經到了五點多,煤爐已經點上火,做好的滷煮也倒進大鍋裡,三輪車上裝的滿滿當當。姚遠騙腿上了車,小胖兒靈活的一躍坐上了車邊。
向著黃毛揮揮手:“黃毛哥,在家等我們的好訊息!等我們回來給你帶酒、吃夜宵!”
說完一拍姚遠的屁股:“嘚兒駕,出發!”
姚遠嘴裡笑罵了一句:“臭孩子!”便用力蹬車,向著五百米以外的甘家口路口騎了過去。
西沉的太陽變得火紅,又圓又大就掛在平城西面的山頂上。陽光撒了下來,把街道上的一切都鍍上了一層金色。就連路邊的高大的梧桐樹葉子,也像變成了金色,就在路兩邊刷拉拉的擺著手。
夕陽從身後照了過來,把騎著三輪板車的身影投射在正前方的路上,老長老長的,車有點重,姚遠站起身來一下一下地蹬著。
車上的大鑄鐵鍋裡滿滿當當的一鍋滷煮冒著熱氣,隨著蹬車的節奏慢慢咣噹,香氣引得路人回頭,聳著鼻子四處尋找。
十斤大腸五塊錢
十斤肺頭三塊五
五斤五花肉七塊五
十斤豆腐一塊五
一百個燙麵火燒沒花錢,但是把小胖家裡的麵粉都用光了。
姚遠就蹬著三輪,拉著這一共花了十七塊五毛錢成本的一大鍋滷煮火燒,奔向甘家口。
不知誰家的收音機裡在放京劇,咚鏘、咚鏘、咚鏘,一陣急急風的鑼鼓點打的密不透風,讓人聽了有點上頭。
胡小胖子來了勁,就在板車上站了起來,單手扶著車伕姚遠的肩膀,一隻手指向前方:“看那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衝過去殺呀!”
變聲期間的男孩,叫喊起來的聲音沒法聽,像個一個小公鴨子,引得路人側目。
......
甘機口東面兩個路口外,有所外交學院,那裡是華夏外交官的搖籃。從這裡走出的學生,畢業後大多被分配到外交、外事部門,不少人經過鍛鍊,成為共和國的外交官。
長腿姑娘李清也在這夕陽裡,騎著一輛二八大腳踏車,歪歪扭扭的衝出校門,向著西四書店趕去。
今天是週末,每逢週末的傍晚,都會有一些人從四面八方趕去西四書店,他們當中有學生、有教室、有工人、有售貨員也有酒店的服務員,身份各種各樣、五花八門,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愛好,就是學英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到週末的西四書店就有個一個英語角,一到傍晚,一堆形形色色的人們,擁擠在西四書店相互交流,不說國語,只能說英文。
開放了沒有多長時間的國人,渴望與外界交流,而英文作為國際交流的橋樑,學英語成為社會上一種潮流。
西四書店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學習環境,一個練習口語的場合。為了不影響書店的經營,這個英語角只在下班後的傍晚開放直到夜裡十點結束。
一邊練習口語,一邊可以交到形形色色的朋友,像是上了癮一樣,參加過英語角活動的人,幾乎都會再來,每週不落空。
李清也是,被大四的學姐帶著來過一次以後,每個週末的傍晚,都盼著去西四書店的英語角,練習口語。
以她流利的口語,姣好的面容,每一次去都會成為大家追逐的核心,在周圍一群人羨慕的目光裡用英語侃侃而談,那時的自尊心(虛榮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心裡就像喝了蜜一樣甜,哪怕是空著肚子都不會覺得餓。
太陽漸漸西沉,李清的大長腿蹬著腳踏車,騎得歪歪扭扭,地上的影子也跟著歪歪扭扭。太陽就要沉下去了,屬於李清的精彩夜晚也馬上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