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製作方法及其容易復刻,管理非常簡單,這些產品天生就是為了連鎖經營而誕生的,只要是能給這些產品加上一個聽起來高大上的故事就好。

所以,咖啡這可是深受資本青睞的一條快車道、

可是,這麼火熱的市場,為什麼當地的優質咖啡豆就沒人採用呢?

守著這樣的資源,為啥老百姓還要四處找掙錢的門路呢?

......

吹著空調,看著街景,然後人手一杯普洱茶,幾個人在酒店大堂裡就開始聊天。

胡一佳拿著相機,把剛剛拍到的照片一張一張的放給大家看。嘴裡感慨:“姚遠你可真行,這是走了狗屎運了,這樣的環境、這樣原汁原味的村子都能被你發現,跟你一比,我們那些個外景記者簡直就是廢物!”

姚遠就笑:“怎麼樣,沒騙你吧,回頭等我們專案啟動,你可得幫我們好好扇乎扇乎,能不能把我們的崖上村炒的盡人皆知,可就靠你了!”

徐婧在一旁就著急:“姐夫、姐夫,別跑題,我剛剛跟你說了,村裡那邊有個現成的咖啡種植園,能不能想辦法順帶著把這個咖啡園也做做文章,搞一個什麼咖啡廠好不好?”

這倒是個好主意,反正也是準備圍繞崖上村好好做一篇文章,那麼屬於崖上村的資源自然是越多越好。

沒想到馮主任就嘆了口氣:“姚總,你別忘了,咱們這個地方除了咖啡其實還盛產另外一種飲品,那就是普洱茶,前些年普洱茶也曾經被炒得火熱,但是那又怎樣,能掙錢的是各路茶商,跟種茶的茶農沒啥太大關係。”

對呀,本地產的普洱茶也是一個資源,就算如今的普洱茶不再那麼高高在上,但終歸還是受歡迎的,在平城好的普洱茶餅會買到上千元一個,種茶怎麼會掙不到錢呢?

馮主任接著說:“現在人們喜歡的都是陳年的普洱茶,新茶下來根本賣不出去,茶商也不收購,茶農自然也就沒有積極性,好好的新茶只能做成碎茶、茶包,根本就是賠本賺吆喝。我們也曾經做個調研,種植咖啡的效益一度比種茶要好,所以有些茶農就把茶樹砍了,改成種咖啡了,你們看到的崖上村的咖啡園,就是那個時候種下的。”

顧冬雨就不解:“我看那整個山頭都種滿了咖啡,咖啡豆一片碩果累累的樣子,那這個咖啡園應該效益不錯吧?”

馮光明耐心的解釋“哪有那麼容易?我們這裡的咖啡品質是不錯,產量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出口,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咖啡產量上來了以後,咖啡豆裡的風味物質就變淡了,現在每畝咖啡園的產量是在二百多斤,咖啡商給出的收購價格才區區十幾塊錢,所以啊,種咖啡的經濟效益並不高,和種玉米沒啥區別。”

徐婧就若有所思:“不對吧,是不是咖啡樹的品種不對,或者是咖啡豆的製作工藝有問題,市場上很普通的一款咖啡豆,價格都要幾百塊錢甚至更高呢!”

馮光明看了看眼前的這幾位女子,估計心裡在感嘆女人有點天真:“你說的價格是經過清洗、烘焙、加工好的咖啡豆的價格,但是這個價格跟農民沒啥關係呀,採購商從咖啡園賣來咖啡豆都是直接出口給國外,再有國外的專家經過各種工藝,調配成成品咖啡銷售,聽說咱們這裡的咖啡豆因為風味的原因,只能用來作為拼配的基礎,所以也買不上好價格。”

徐婧目光閃爍:“如果咱們自己引進咖啡廠,自己來生產咖啡豆,是不是一條路呢?”

馮光明咳嗽一聲:“這條路也不是沒人想過,也曾經有滬上的人來到我們這裡,經營自己的咖啡園,自己種植自己生產,但是後來銷路一直打不開,堅持了三年以後,最後還是倒閉了。”

馮主任突然有種感覺,現在坐在這裡,跟這幾個人聊天就叫做典型的坐而論道,縣裡每天都守著這點資源,圍繞著咖啡園不知道想過了多少辦法,做過各種嘗試,你們幾個女人剛剛看到咖啡樹,就想從當中找到商機,這就是天真。

不過姚遠好像看到點不一樣的東西:“怎麼了,徐婧,你好像對咖啡挺有研究的?”

徐婧笑了笑:“我家裡在平城開了一家咖啡廳,主打的就是手作咖啡。”

原來如此!

那怪這個丫頭看到咖啡樹就一臉的興奮。

在姚遠的理解裡,咖啡豆和其他的食材沒啥區別,如今外商從當地採購咖啡豆,用作拼配咖啡的基礎品種,已經充分證明了我們的咖啡豆品質不錯,只不過是風味物質不夠突出,不能當做成品的賣點而已,這些問題能不能從咖啡樹的種植過程和咖啡豆的製作工藝中解決呢?

馮光明剛剛說過,有滬上的人經營過咖啡園,但是沒有成功,那麼他的問題是在哪裡?是產品質量不行,還是在銷售端出了問題呢?

面對國內這麼大的一個飲品市場,這裡又有這麼豐厚的資源,這個問題就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