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是那句話,想掙錢沒問題,大街上的錢多的是,只要你肯賣力氣、肯動腦子就不愁沒錢賺,但是某些人的腦子就有點動歪了。

就不相信,精通法律、做事嚴謹的一個大律師,怎麼可能給自己的當事人留下那麼大的一個坑,就眼睜睜的看著趙二鳴踩進去。

就算是沒怎麼接觸過這類事情的姚遠也能想象的出,那位錢律師是怎麼跟新興集團那邊勾兌,他應該明明知道人家趙二鳴的訴求就是要回欠款,結果事情就被勾兌成了這樣。

這就是一個啞巴虧,根本就沒地方找人說理去。

如果換一個角度,走到哪裡說起來,人家錢聞達律師又是完成了一個漂亮案子,一方面完成了當事人的委託,達到了當事人的要求,順便還利用這件事情擴大了自己的人脈。

透過這樣一個案子,建委負責人這條路已經走通了,和新興建築幾位頭頭的關係打的火熱,這就叫做一箭三雕!

法律之外無外乎人情,透過訴訟解決問題就太摟!

律師必須要懂法嗎?恐怕懂得人情世故才更重要一些吧?!

毋庸置疑,通個這麼一個案子,錢聞達大律師的業績簿上又有了一個漂亮案例,為農民建築工人兄弟主持公道,另闢蹊徑幫助討回拖欠工程款。

所以律師這個行業,懂不懂法不一定是那麼重要,就算是“法盲”也可能能混的風生水起。

......

宴會廳裡的氣氛挺熱烈,有幾位民族歌手被請來給大家表演唱歌助興。

姚遠在裡面發現了幾張熟悉的面孔,請來的這幾位不就是那晚在酒吧駐唱的歌手和樂隊嗎?不過今天他們演唱的都是些民族歌曲,挺原汁原味的感覺。

聽了兩句以後就感覺演唱水平還是挺高的,比平城酒吧裡的那些個所謂歌手的水平要高一大截,最起碼人家唱歌不跑調,總覺得有些民族天生就有唱歌的天賦。

看到宴會廳裡有點熱鬧,姚遠又往遠處走了走,找了個安靜的地方,接著打電話。

越想越覺得這邊這個火腿專案有點搞頭,能碰上這麼好的一個食材不容易,姚遠就像把事情辦好,把每一步工作都踏踏實實落到實處,這當中就離不開董大師、常會長、郭子達、甚至還有在旅遊雜誌社工作的胡一佳的幫助。

崖上村的風景是絕美的,難得的是那裡還有自己的小氣候。

天底下的好多美食都是有地域性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地的特殊環境和氣候,這個事有點像是玄學,科學的解釋往往會說是因為小環境下的氣候會滋生特殊的菌落,而形成當地特殊的風味。

比如茅臺酒、比如高盧國的藍紋乳酪、再比如好多、好多。

能在偶然間碰到這麼樣的一個風水寶地,沒道理就那麼輕易放過。

崖上村的人文景觀也特別有代表性,村裡的建築老舊古樸,當中不少是幾百年前留下來的古老建築,甚至還保留了一個清代末期留下來的天主教堂。

當地傳統的手工製鹽方式與舊時候一般無二,甚至可以說是古井鹽文化的活化石。

可惜就是地裡位置有點太閉塞,交通不太方便。

當然如果當地交通方便的話,恐怕早就發展起來了,也不會留下這些原汁原味的歷史曾經的味道。

就因為如此,姚遠覺得如果只在崖上村和劉氏兄弟做一個簡單的火腿加工廠,就有點浪費了這個崖上村特有的資源。

如果把崖上村所有的優勢資源整合一下,弄不好能做出來一個大文章。

當然,姚遠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他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韓明、韓大廚:“我說韓廚,要不咱們的餐廳開業的事再等等?我現在覺得在深山溝裡開這個餐廳意義不太大,沒準還能琢磨出來更好玩的東西呢。”

韓大廚那邊電話裡有嬰兒的哭聲,語氣也有點不耐煩:“我說姚總,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我都沒意見,照著目前這種情況,我也覺得這個餐廳開不開的意義不太大,現在咱們每天光是供學校、機關那幾千分盒飯,就已經能夠活的挺好了。”

姚遠聽著這話就覺得心裡暢快了一點。

但是韓大廚緊跟著又添了幾句:“不過姚總,別怪我沒提醒你,如果咱們再沒有像樣的餐廳開出來,恐怕那幾位想在廚藝上有所精進的大廚就留不住了,畢竟每天都做點農家飯,研發幾道預製食品的工作,有點不太能留得住人。說實話要不是看在那點期權的份上,我都想換個地方工作,找個星級酒店磨練一下自己手藝。”

好吧,一個好廚師不會只追求有個高收入,人家肯定得有自己的抱負。

姚遠就一時不知道怎麼答覆韓大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