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年,高大上的數碼相機也面臨了淘汰的下場了,沒看尼康不久前已經宣佈停產數碼相機,恐怕當初誰也沒想到,淘汰數碼相機的居然會是個打電話用的手機?

新手機遊戲玩起來很流暢,賴在沙發上,玩的正開心,有郵件傳了過來,緊跟著劉能興發過來一段文字:“這幾個專案書是當地對口單位搞的,拜託先看一看,心裡先有點數。”

開啟郵件,原來是幾份專案可行性分析:

“蘑菇種植產業前景與市場分析”

“火腿的產業化經營與市場前景”

“特色種植園與旅遊業發展的市場與前景”

“溫泉小鎮的專案計劃書”

“打造牧民互助社、擴大犛牛養殖規模規劃書”

“建立滇西南大市場的計劃書”

等等、等等。

一看都應該是當地對口單位搞出來的各項發展思路,從種植到養殖再到旅遊業和實業,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姚遠就嘆口氣,哎,這個劉能,說他什麼好呢,真把我一個廚子當成啥能人了,這個玩意讓我看也看不懂啊?

再說了,就算是白紙黑字的能看懂寫的都是啥意思,可是現在對當地的情況完全就不瞭解,看了也白看,總不能冒充什麼大能人,一來就給人家當地指手畫腳的胡亂提意見吧?

印象當中的對口支援,都是發達地區出錢,當地自己找專案,只要專案能立住了,能給當地解決些就業、稅收等等實際問題就算是成功,這不都應該是你們當官的都勾兌好,下面按照執行不就完了嗎?

總覺得自己這趟來有點多餘。

當初說的是藉著考察順便來玩一圈,散散心,可是,如果因為自己耽誤了人家當地發展的大事,這就罪過大了。

......

當晚的歡迎晚宴非常正式,規格也非常高。

政府這邊一把手親自陪同。

縣委那邊的一把手也特地過來敬了杯酒。

劉能興也不虧是久經鍛鍊的國家幹部,酒席間談笑風生,把雙方氣氛搞得非常融洽。

陪著一起吃飯的還有幾位當地發展辦公室的領導,這次考察最終對口接待單位就是他們了。

政府一把手陪著坐了一會兒以後,藉口還有個會,就告辭了。

能理解,這種場合講究的是一個對等接待,一個從首都大城市下來的對口單位,人家當地總要表示一下自己的重視,但是如果讓人家一個一把手全程陪著吃頓飯,就有點過了,別看就是一個小縣城,這裡的縣官恐怕用日理萬機來形容肯定不過份。

辦公室主任姓馮,是位三十多歲的當地人,看上去就是精明能幹的樣子,他的助手是位文質彬彬的年輕人,經介紹,是南雲農大畢業的高材生,碩士畢業就被分配到這裡,應該算是重點培養的儲備人才了。

想必是在下午的時間段裡,劉能興跟馮主任已經有過了初步的交流,飯桌上大家就沒有多談什麼工作,話題就圍繞著這一桌子飯菜展開了。

別看是非常正式的公務宴請,飯桌上並沒有什麼高檔的食材,最難得的可能就是那一盤辣椒炒牛肝菌,還有一盤紅燜雞樅菌。

剩下的就都是些這邊常見的什麼汽鍋雞、香茅草烤魚、再加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