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日子裡殺豬,這肯定是有大事!

安靜祥和的小山村就被整個驚動了起來,訊息傳播的很快,老趙家的毛腳女婿今天上門了,晚上要擺酒。

沒有人居中排程,村裡人自發的就都趕來幫忙。這家搬來桌子,那家送來椅子,還有人送來了餐具,村口小賣部也送來了成箱的酒水飲料。

這個規模可就弄得有點大了。

姚遠見狀也不敢再旁觀,拿出廚子的態度,擼胳膊挽袖子,開始幫忙處理豬肉。

按照當地習慣,豬下水清洗出來,連同豬血一鍋給煮了,這就是一道當地特色的豬雜湯。

然後再起一個鍋,把剔下肉來的豬骨頭也燉上,這些豬大骨可是下酒的好菜,貼骨肉最香。

然後就按照趙漢章的指示,把剔好的豬肉分成了二十三份,每份大約兩斤的樣子,用芭蕉葉子包起來,等著分配給村裡的每家一塊。

原來按照當地風俗,這個殺豬宴是需要給每家每戶留一塊上好的豬肉,讓客人帶走的。

姚遠就有點含糊了,這說明晚上參加吃飯的人不會少啊,二十多戶人家,恐怕得有六七十人的規模吧,這麼倉促間,從哪去弄那麼多的菜品呢?

這就是職業病了,要請客得現有個選單吧,眼下看著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只有一個豬雜湯、還有一個燉豬大骨,算是兩道菜,說要請客不能只有兩道菜呀,剩下的菜品怎麼解決呢?

反正以一個專業廚師的角度來看,這個事就挺困難,倉促間去哪裡弄那麼多菜,才能撐起來這幾桌飯呢?

姚遠不敢怠慢,拿出來自己的看家本事,把豬蹄、豬頭、豬尾巴之類的用了一個大鍋給醬上,現在距離晚上還有點時間,兩三個小時應該足夠這些頭蹄尾巴入味了。

好歹也算是一道下酒菜吧。

本來阿三姨還攔著,不好勞動客人動手,尤其聽說這位姚師傅還是趙傑的領導。

但是見獵心喜的姚遠根本攔不住,看著姚遠在灶前有條不紊地忙碌,還跟幾位幫忙的村民有說有笑,阿三姨也就隨他去了。

幾位幫忙的婦女把煮好的坨坨肉撈出來,切成大片,然後用香菜、薄荷、小蔥、蒜之類的調味料拌了一拌,就是個涼拌豬肉的冷盤。

煮好的豬雜也撈出來一些,細細的切好,一半放回到湯鍋裡,另一半也加上調味料拌了拌,這樣就又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然後就沒了,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幾道菜,準備好,大家就都歇了,喝著茶水等著晚上開席。

......

晚上客人一來,才明白了,原來每家客人都沒有空手過來,都用了大號的盤子或者飯盆帶來了自己家的一道菜。

這道菜恐怕還都是各家主婦的拿手菜,幾張餐桌上馬上就變得豐盛了起來。

這玩意真挺新鮮,原來就是一個大聚餐,真正的一個百家飯啊。

聽趙傑介紹,明天鎮上的長街宴也是類似的樣子,參加長街宴的居民也是每家都會出一道菜,大家湊在一起吃,就是圖個熱鬧。

當然,辦事的主家得提供幾樣能壓桌的橫菜。

......

趙漢章似乎一直興致不太高,直到客人都來了開始入座,臉上才展現出笑臉。

女兒大了,留是留不住的,今天帶回家的這個小夥子,除了胖以外,好像沒啥太大的缺點,性格挺隨和,說話也挺有禮貌。

只是,聽說他們家裡是個大富豪,是某個大公司的大領導,當父親的沒來由的就有點擔心,怕兩家的家庭情況差距太大,以後自己的女兒可能會受委屈。

魯胖子這次來是做了功課的,找了個空擋,直接找到這位未來的老丈人,把自己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跟趙漢章都交代清楚,並且賭咒發誓,會對趙傑始終如一。

這才讓這位父親稍微放下點那些個沒來由的擔心。

客人到齊了,今天晚上待客的酒是村頭小賣部裡能買到的最好的酒,叫做竹筒酒。

高度數的米酒灌進生長的竹子裡,儲存一段時間以後,酒裡便帶了竹子的清香味道。

所以每個桌子上的那個湛清碧綠的大竹筒,看著就挺顯眼,早就引起了姚遠幾個人的好奇心。

終於,趙漢章站起身,舉起酒杯:“各位父老鄉親,今天,吾家有女初長成......”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