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板車上的一家三口,就緩緩地向著遠處去了,遠處的燈火就沒有那麼明亮,漸漸地三個人就湮滅在燈火餘輝處。

......

胡長功的辦公室裡安裝了一個大屏,大屏與銷售平臺相連線,上面實時顯示著訂單情況。

早上一上班,胡長功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這塊大螢幕,想第一時間知道產品的銷售情況,盯著看了足足得有一個小時,螢幕上絲毫沒有動靜。

明明知道這麼早,就不肯能有訂單下來,但是眼睛總是不由自主的往那個螢幕上面瞅。

終於不自覺的笑了一下,自己這是有點魔怔了,原來自己在食品廠的時候,什麼樣的大風大浪沒見過,每天的出庫金額都是在幾百萬以上,怎麼今天就有點緊張了呢?

這次最多不過是五十萬的投入而已,這麼小的金額應該是不值得自己特別關注的。

乾脆就站起身,走出辦公室,先去客服部門看一看,不是檢查工作,只是為了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今天凌晨,最新出產的一批產品樣品已經交付到了銷售公司常石磊手裡,常石磊的那一幫子銷售已經嗷嗷叫著把產品樣品都領走了,估計已經各自就位,開始下沉到各個小區去推銷。

說實話,胡長功對這種銷售模式一直感覺不太好,他是大廠出來的,習慣了那種批次生產然後把產品壓給代理,或者是鋪貨鋪到各家賣點、各個商場,讓自己的產品隨處可見,讓老百姓能自由挑選。

如今姚遠一意孤行的採用這種銷售模式,有點像是直銷,沒有固定的銷售點,銷售員手裡也不掌握庫存,只是把產品介紹給客戶,拉客戶入群下單,然後由自己的中心廚房統一安排配送。

感覺上有點不靠譜。

雖然前期的“八大碗”的銷售採用了這種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現在大批次的產品上來,就不知道這種銷售模式能不能支撐。

能理解,姚總那邊好像一下子把攤子鋪的有點大,那家養老院的投入已經把他的資金都給耗盡了,而這間中心廚房最終的投資已經接近了八百萬,這些錢都是擠兌著美食村每天的流水拼湊出來的,公司的財務應該已經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

採取這種銷售模式,估計就是能最大程度的壓縮庫存,節約流動資金;同時這種最扁平的銷售層次設計,也能避免資金沉澱的情況,每一筆銷售款都能直接回到公司賬上,使能夠得到最快速度的運轉。

所謂的小步快跑、花小錢辦大事吧。

胡長功入職以來,就一直努力調節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努力適應這種管理理念。剛開始還覺得有些小家子氣,但是適應以後,就有點體會到了江南人螺螄殼裡做道場的成就感。

就是精細化管理,精細到每一個小小的細節,當無數個小小的細節做到完美的時候,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個氣質完全不同於自己傳統認知的全新企業。

如今產品上市,也就意味著這個企業的前景到底怎麼樣?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活下去?馬上就要見真章了。

客服組的人全員上崗,都在靜靜地等著什麼,終端上連線的標籤印表機動了一下,一個標籤吐了出來,這是今天的第一個訂單到了。

有沉不住氣的歡呼了一聲,迎接這個廚房的第一筆訂單。

客戶在手機端下單付款完成後,會在後臺自動生成一個標籤資訊,就由那個標籤印表機列印出來,而客服組的同事就根據這個標籤安排產品發貨,由冷鏈車直接運往市區分發給快遞小哥,這一單就算完成。

標籤印表機列印出第一個訂單資訊後就沒了動靜,客服組裡一片寂靜,無數雙眼睛就盯著這臺白色的方塊印表機。

幾分鐘過去了,印表機又有了動作,這次接連吐出來三個標籤。

看來銷售員們都已經開始發力,就不知道今天第一天的銷售能不能來一個開門紅?

胡長功只是在腦子裡想了一下“開門紅”這三個字,卻是沒敢再做更多奢望,畢竟銷售端對子一個廠家來說太重要了,可是自己居然沒有任何一家門店,這麼搞也不知道是行不行。

東西好就一定有人認!這是姚遠說的話,也不知道他說的話到底靈不靈?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標籤印表機的列印速度逐漸加快,終於列印動作變得連貫了起來,吐出來的標籤紙帶一長條,垂到了地上。

看著越來越多的標籤被列印了出來,胡長功腦子冒出來一個念頭:“這個玩意怎麼特麼的有點像是印鈔機呀?!”

第一臺標籤印表機應該是達到了極限,旁邊並列的的第二臺標籤印表機也開始動作。

盯著垂到了地上的那一長溜的訂單,胡長功有點不詳細自己的眼睛,看到客服小組都開始動了起來,他轉身回到自己辦公室,去檢視那個大屏。

大屏上反應的資訊更清楚一些,滾動的訂單資訊一條接著一條,旁邊那張平城的電子地圖上,標誌著下單地點的紅點已經連成了片......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