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牌米其林三星的一餐(第2/3頁)
章節報錯
燒味拼盤的擺盤也是普普通通,但就是在這道常見的菜品中,體現了廚師的功力,就讓人想起當初黎大廚在廚藝比賽的第二輪,在比分落後的情況下,居然就敢製作了個看似普通的燒味拼盤,還就能反敗為勝!
看來這家餐廳在這方面還是有自己的傳承。
乳豬皮簡直就是入口即化,膨化的乳豬皮酥的就像是威化餅乾的口感,口感上像極了董氏烤鴨的那一手酥不膩烤鴨,但是,好像比烤鴨更具風味。
所以就想,烤乳豬這道菜必須得在自己馬上要開業的餐廳裡有一席之地,甚至可以拿來當做招牌。
看著徐婧對那一道帶子雪莉的喜歡,就又對現在餐飲市場的各種創新有了點認知,好看的不一定好吃,但如果沒有好看的菜品,那麼這個廚房的出品就會被人認為掉了一個檔次,就吸引不來像是徐婧這樣的“以貌取菜”的年輕食客。
湯上來了,鄭重其事的用湯勺嚐了一口,典型的鹹鮮口,但是沒有吃出來都是什麼內容,看了看旁邊的菜牌,原來是一道“蟹肉西湖法國鵪鶉羹”。
蟹肉、西湖蓴菜配上鵪鶉肉,這是在矯情中尋找高大上的感覺吧?
傳統粵菜裡有一道西湖蓴菜牛肉羹,而這道菜應該是把湯羹裡傳統用到的牛肉,替換成了在法餐裡常見的鵪鶉肉,但是鵪鶉肉裡面的禽類特有的腥味也都沒有被去除乾淨,這就完全不應該了,這個湯菜在姚遠心裡暗自就給打了個不及格的分。
所以養在永定河灘上的那些綠頭鴨是不是也可以多了一些用途?
......
看著姚遠一本正經地一道菜一道菜的品嚐,完全就沒有在飛機上甩開腮幫子、牛嚼牡丹的那種樣子,徐婧就好奇:“我說你是不是覺得這個餐廳價格太貴了,捨不得吃啊?”
姚遠咳嗽一聲,就不知道怎麼回答。
“我說你們廚師平常在家做不做飯啊,是不是做這一行時間長了就吃不來別人做的東西了?”徐婧的思想很跳脫,問題一個接一個。
“不在家做飯,難道還天天下館子啊,不過當廚子的應該經常四處走走,各地的特色都得嚐嚐,跟人家學習一下才會有進步。”姚遠一勺一勺的往嘴裡送著那道鵪鶉羹,頭也不抬的回答。
又是兩道菜接著上來了。
上湯水晶蝦球、蠔皇鮑魚星斑卷,接下來的這兩道菜就是標準的粵菜,但蝦球夠大,處理後的蝦肉鮮嫩、爽脆。東星斑的魚卷裹住裡面的鮑魚,配上蠔皇汁,味道非常鮮美。
中規中矩,但這兩道菜恰巧就代表了港式粵菜的精髓,善用海鮮和對食材的極致追求,在這兩道菜上就都有體現。
同樣的食材,在別的菜系裡就很難做出來這種原汁原味的感覺。
接著就以一道黑松露彩椒爆澳洲特級和牛柳粒,菜名照樣是那樣冗長拗口。
感覺上粵菜廚師都喜歡把澳洲和牛當作主菜,但是他們對牛肉的處理跟西餐中會有一些區別,會更追求牛肉肉質的軟嫩,但同時會犧牲一點牛肉本身的味道,這一點就見仁見智了,但是一點點黑松露的加入給這道菜就提升了一點味道,就恰到好處。
到現在,套餐裡的主菜都應大概上來了,基本上可以對這一套主廚推薦套餐做一個結論了。
整個套餐菜品設計擺盤都是沒的說,看著好看,但是感覺份量不夠,不是說吃不飽,而是說吃過以後覺得不夠飽,少了一些滿足感。
但是話說現代沒有什麼人再去追求那種飽脹的感覺了,那是食品匱乏階段,有時候會出於本能過量攝取食物,一頓好飯吃下來,所謂的飽了其實往往是吃到撐。
那是人從本能的角度去追求的,說白了那是種對安全感追求,跟食物本身沒啥關係,但也不得不說那種體驗也是一種快感。
邊吃就邊想起昨天在飛機上的暴飲暴食,也就想起來一些發生在餐廳裡有意思的事情。
先
(本章未完,請翻頁)
放下筷子的姚遠看著旁邊的徐婧還在努力地吃,就覺得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