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又叫“小年”,”小年“一到,幾乎所有的工作就都停了下來,大家夥兒眼裡好像就只剩下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準備過年。

就連養老院工地上也都停了工,沒辦法,人家工人幹了一年,就過年這幾天能休息一下陪陪家裡人,你就算出再多的工資,人家也不肯在這個時間加班,兜裡揣著剛剛到手的後半年的工錢, 早就歸心似箭了。

趙二鳴讓大福子代替自己,又在村裡劉長利家擺了幾桌,就算是放假前提前給工人們拜年了,但他卻忙的連陪自己工人吃飯的功夫都沒有。年底幾個工程需要結款,他得陪著自己的甲方吃吃喝喝,這些日子都是在飯桌前連軸轉。

中心廚房的供貨商們也都喜滋滋的排著隊,等著會計李保安和助手許志遠給對賬,對完賬簽字確認以後,就回去等著紅旗餐飲管理公司給打錢了。

收到這筆錢以後,就可以踏踏實實的過個好年。

有那些相互之間比較熟悉的菜販子、肉販子還有海鮮佬就約著,對完賬以後,先在村裡找一家一起好好喝一杯。

忙了一年下來,是該找個機會相互交流一下,畢竟乾的都是同一行,哪一家餐飲店需要什麼樣的供應商,哪一家結賬痛快、哪一家壓款壓的厲害,這些都是商業資訊,相互之間多交流一下沒什麼壞處。

當這些供貨商來到曾經路過無數次的村裡,想踏踏實實的當一回顧客、好好吃頓飯的時候,卻發現,想找一家有空位子的經營戶,好像有點不容易。

偌大一個村子,大中午的幾乎都是客滿!

“難怪這個廚房需要的供貨量那麼大,這幾十家農家院就趕上幾十家餐廳的客流量了!”菜販子感慨。

“你別美,聽說他們弄了自己的種植基地,以後的供菜量可沒準不從你這邊走了!”肉販子提醒著。

“這我早就知道,跟他們韓廚聊過,他們自己種的都是些尖貨,那種大路菜以後一樣不少,都得從我這走,這都說好了。你的肉類不也是一樣嘛,人家有自己的藏香豬還有灘羊還有走地雞,但是日常的肉食不還得走你這?”菜販子分析著,一點也不著急。

當然不著急,微信裡又接到了廚房裡發過來的明天的訂單,訂菜量比前一天又多了兩成,還特別叮囑了,整個春節期間供貨量可能還會增加,要求必須得保證供應。

像這樣用貨量大的廚房就得當成祖宗供著,用貨量大,結賬還非常及時,說好一個月一結賬,到日子只要對賬單上沒毛病,簽好字以後兩天內,貨款準能及時到賬。

如今這樣的商業環境下,有個這樣的客戶就太難得了,別的餐飲店每次想把貨款結回來,不跑個兩三趟,不給庫管會計送點菸酒的,就不可能能順利的拿到錢。

當然這家廚房入庫管理也比別的地方嚴格一點,對菜的質量還有份量卡的就非常緊,不像別的地方,隨便糊弄幾句就能過得去,菜根上多帶點土、往菜裡混點別的東西壓一壓稱,像這樣的伎倆在這裡一概都是行不通。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上次胡建省的海鮮佬送來的蝦裡面,被查出來凍了個秤砣,結果當天就被取消了供貨資格,換成了今天的這位供海鮮,聽說他跟以前供貨的海鮮佬還是親戚,但是現在也變得規規矩矩,給這家廚房送貨已經不敢再耍什麼花活了。

三位供貨商在村裡溜溜達達,就賭了這口氣,今天中午非得在這個村裡吃上這頓飯不可!

......

山後的中心廚房,一種廚子們正在忙的熱火朝天,姚遠也一反常態,站在爐灶前,認真的在炒菜,當然,他頭鍋的位置早就讓給了韓明,現在只是委委屈屈的站在廚房的角落裡,耍著大勺。

小紅英在一旁看著,眼睛都不帶眨的,也真是奇了怪了,這位小姑娘怎麼就喜歡上了廚房裡的活計,這一放寒假,幾乎是天天泡在廚房裡面,找不到姚遠,就給韓明當起了小尾巴。

姚遠反手一個拉勺,乾脆麻利的把一盤土豆絲扣在盤中,招呼小紅英:“行了,這是最後一個菜,端上去,咱們開飯!”

原來這個貨是給自己炒的工作餐。

二樓餐廳裡面,大劉、魯胖子和趙傑正在優哉遊哉的喝著茶,等著這位大廚上齊了菜,好開飯。

姚遠已經意識到,公司的體積越來越大,他本身就是一個廚子,實在是沒能耐管好這麼大的一個攤子。

現在的廚房在韓明的管理下可以說是井井有條,不用自己再多操心,可是年後預製食品廚房一開、再加上這個二層的餐廳也準備開業,自己肯定就會分身無術。

在加上被趕鴨子上架,弄起來的養老院,還有那個副產品幼兒園,這兩個專案再一啟動,就迫切需要管理人才。

同張成萬、關鵬還有魯胖子商量以後,大家都一致推薦,大劉就是現成的好的管理人才,光讓他當個顧問就太屈才了,不如挖過來,讓他管理養老院還有幼兒園這兩個專案。

挖人挖到自己老爺子頭頂上,魯胖子對於這件事毫無壓力,他現場就給老爹打了個電話,在敲定老頭來村裡過年的日期以後,順嘴說了一句大劉的事,那位魯政好大老闆便欣然同意了。

魯政好最近心情好了許多,雖然那個康養小鎮專案,紅線中的建築物被裁定違章,但是後來政策上給網開了一面,逃過了被拆除的命運,但是所有權被收回到省土地管理部門,這就是個好結果,總比好好的建築生生的拆了去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