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百鼓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桂童生將陳立帶到家中書房,送上茶點,取出一本紙頁已經發黃的鎮志。
“這是我家祖上傳下來的,已經有一百多年了,不過都是些怪誕之談,當不了真,陳兄慢慢觀看,有事情叫我。”
陳立謝過,坐下來開啟鎮志翻看起來。
小花和有果也好奇的湊在旁邊一起看。
小鎮的前身是一座城池,叫潁水城,前朝的時候一度很繁榮,有上萬戶居民。
烈皇突然駕崩,天下大亂,各地龍蛇紛起,叛亂不斷。
一路叛兵想要佔據潁水城擴充勢力,城中居民忠於前朝,不肯依附。
隨後是長達三個月殘酷的圍城戰。
叛兵也沒想到在一個小小的潁水城下損失如此慘重,到了後來,叛兵們根本已經不是為了佔據地盤,只想著攻下城池屠戮洩憤。
守城軍民們也知道一旦城破絕無活路,奮勇抵抗了三個月之久,最後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城破前婦孺老幼成群結隊的投井,全城上百口水井竟然被全部填滿,後來者連腳都插不進去!
殘餘的青壯在叛兵湧入城裡時點燃了早就準備好的柴薪,將全城付之一炬,不少來不及退出的叛兵也被燒死在城中。
大戰之後潁水城變成了一座焦土死城,白骨累累,附近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也沒有人敢來斂屍。
一直過了幾十年,大裕朝逐步平定天下,才派出一支軍隊,直接堆土成山,將潁水城全部埋了起來。
這座山,被當時的人稱為白骨山。
天下安定,人口滋長,逐漸在白骨山的東南十里聚整合一個小鎮,就是現在的潁水鎮。
小鎮初建之時,連連發生怪事。
建房上不了梁,井水一夜之間變濁,每當西北風颳起,總能聽到隱隱約約的哭嚎之聲。
後來鎮民們請來一位大師,說白骨山怨氣太重,這個名字也非常不吉,於是將白骨山改名為百鼓山,又在山下設壇做法,後來果然怪事就不再出現了。
陳立合上鎮志,看有果還在旁邊,問道:“你現在膽子大了啊,以前你最怕屍體啊骷髏啊什麼的。”
“乾爹,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有果挺著胸脯說道。
“行,那明天你和我一塊去百鼓山看看。”
“去就去。”有果強作鎮定的說道,他的心裡還是有點發毛的。
辭別了桂童生,陳立帶著兩個孩子在小鎮逛了一圈,沒有什麼別的發現,中午和趙影一行在客棧重新會合。
趙影一上午走訪了三家失蹤者,沒有發現什麼線索,下午還要再去兩家。
陳立把瘋和尚和百鼓山的事情告訴了趙影。
“你覺得百鼓山可能隱藏著邪修?”
“怨氣這麼重的地方,我要是邪修絕對不會放過。而且如果邪修的老巢在百鼓山,他因為某種原因不能遠離,那麼只擄掠小鎮裡的女子也能解釋通了。”
“那等到傍晚的時候我們一起去。”
傍晚太陽將要落山,正是一天陽氣退散,陰氣初升的時候,是查探陰靈怨地的最佳時機。
下午只有趙影帶著董梁二人去走訪,陸鄲鄲藉口要等欽天監的回信,留在了客棧。
其實她是不想再聽那些失蹤者家人的哭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