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我們把她們兩個接過來收養怎麼樣?”

“你願意?”

“這有什麼,我們還養活不了兩個孩子嗎?”

“嗯。”

趙影眼波如水,靜靜的看著陳立。

良久,趙影才開口:“說遠了,你想怎麼解決古秀才的事兒?”

“你陪我去宋府拜訪一下吧。”

陳立胸有成竹的說道。

一刻鐘後,宋二老爺接待了兩人。

“世侄,世侄女,我大哥為了定文的事情又病倒了,不能見你們兩位,抱歉抱歉。”

“世伯言重了,我們不知道大老爺病了,否則應該先來探望的。”

寒暄了幾句,陳立說起了古秀才的事情。

宋二老爺皺起了眉頭。

“古秀才這個人我知道,他是吳知府的心腹,很多吳知府不方便的事情都是他出面,比如收城裡大商戶的孝敬銀子,收賭坊、勾欄的暗股分紅之類。這次他盯上了你們,就怕不光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有吳知府的授意,這事兒不好解決。”

陳立問道:“府城的路通判欠我一個人情,我有他的一張名帖,就是不知道他和吳知府的關係如何?”

“你有路通判的名帖?”宋二老爺一愣之後問道。

“是。”

“那就好辦了,路通判官位不低,僅次於知府和同知,本府的同知馬上要致仕了,萬事不管,現在也只有路通判還能牽制知府,而且通判本來就負有監督府內官員的職責,他要是能出面,區區一個古秀才,不值一提。吳知府也不會為了這一點小事和路通判為難,甚至還要明面上和古秀才撇清,否則路通判可以上摺子參他縱容親眷魚肉百姓。”

宋二老爺負責宋族的庶務,平時沒少和各級官員打交道,說起這些來頭頭是道。

陳立又問:“路通判當過本縣縣令,不知道現在的知縣大人,是和吳知府親近一些,還是和路通判親近一些?”

宋二老爺讚許的看了陳立一眼,這句話問到點子上了,他捋髯微笑,“現在的知縣嘛,以前是縣丞,路通判升遷時推舉了他。”

“既然如此,還要麻煩世伯今晚替我引見一下知縣大人。”

“好說,我們這就走吧。”

一夜過去。

古秀才睡醒起床,洗漱後用過早食,這才施施然走出客棧,吩咐隨從道:“準備馬車,我要去賭坊。”

“是。”

馬車很快到了賭坊,古秀才找到賭坊管事,仰著下巴問道:“你知道我是誰吧?”

“當然認識古爺,我們府城裡的東家早就吩咐過,要把您當主子一樣伺候。”

“嗯,我要討一筆欠賬,欠錢的人家有點橫,你們有多少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