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四合院全院到齊,會議的主題只有一個,賈張氏向二大爺家潑糞的事情。

一大爺今天為這個事,請了一天假,等賈張氏把前因後果說清楚,他真想打死這個豬隊友。

上次雙方動手後,一大爺一直在尋找機會除去何雨柱,但他心思深沉,這種事怎麼可能對賈張氏講。

兩家矛盾的主要原因還是小孩子,一大爺從內心對何雨柱是敬佩的,相處過程中除了覺得何雨柱能幹,對何雨柱面對生活的態度和處理事物的想法也很認可。

自從有了棒梗,他希望何雨柱能像待賈耕一樣對待棒梗,收為徒弟,好好培養,幾次都被何雨柱以考慮一大媽的感受拒絕了。

孩子們在學校裡,何家曉和賈耕成績品德樣樣拔尖,同齡的棒梗不但成績差還不受老師待見。

日常生活裡,中院的孩子有禮貌,講衛生,在假期裡還重視學習,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都認為將來肯定是大學生,自己的棒梗不用別人說,自己都知道是爛泥扶不上牆。

人就是這樣,永遠不滿足,以前沒有想要有,現在有了還想他優秀,出人頭地。

學校裡那次打鬥,只是雙方矛盾積累後的一次爆發而已。

聽完賈張氏的講述,他越來越覺得何雨柱比較邪性,從內心來講很是畏懼,對於是否繼續報復何雨柱有些猶豫。

三位大爺坐在主座,鄰居們坐在下面。

今天由三大爺開始發言:“各位鄰居,今天大家聚在一起主要討論賈張氏向二大爺家潑糞這件事,這件事事情不大,影響極壞,咱們不是沒有組織啊?有事情,可以向三位大爺、街道辦反應,怎麼能私自報復”

周圍的鄰居都知道了事情的經過,但對原因還不是很瞭解,三大爺開場白後都等待這賈張氏的解釋。

一大爺在旁邊開腔了“各位鄰居,我既是一大爺,也是賈張氏的丈夫,她的事情我清楚,我把她這樣做的原因說一下,但怎麼處理我不參與,大家看這樣可好?”

鄰居們一聽都沒什麼意見,二大爺和三大爺對了一眼,也沒有言語。

一大爺繼續說道“大家都知道我老婆青年喪夫、壯年喪子,這對她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近段時間,她得了夢遊的毛病,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我幹什麼,我。。。。”一大爺說不下去了。

鄰居們議論紛紛,有的相信,有的不信,不管怎麼樣,這個理由確實解釋的通。

看到一大爺很苦的樣子,大家也不好在多問了,都看著二大爺,看他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二大爺沒有客氣“各位鄰居,我今早是受了無妄之災啊,你說我招誰惹誰了?”

賈張氏的家庭情況確實值得人同情,但是不能說她犯了錯誤就不懲罰了,要不以後都跑到別人家裡倒大糞,誰受得了?

下面群眾都被二大爺的話逗笑了。

大家笑聲小了下去,二大爺繼續說道“賈張氏其情可憫,但是我覺得老易不該再坐一大爺的位置了。”

下面的群眾都靜靜地聽著。

“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老易和一大媽離婚給咱院開了個壞頭,間接逼死一大媽,當然最後被救回來了,但老易在其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二老易老來得子,愛兒子大家都理解,但因為棒梗咱們院的人和賈張氏吵了多少次架?最後發展到棒梗偷雞,也是簡單處理了事,嚴重破壞了四合院的安定團結。

第三賈張氏是老易的老婆,老易知道她有病卻不對四合院的群眾講清楚,讓大家都有個防備,萬一有一天賈張氏夢遊拿刀殺人,到底是誰的責任?

群眾們、鄰居們,透過以上三點,我覺得老易不再適合管理院子裡的事了,他現在已經變了,只考慮自己的小家,不考慮大家,由以前的大公無私變得自私自利,他已經不是以前的一大爺了。

群眾都是盲從的,他們只會跟著主流意見走,自身沒有什麼判斷力或者是判斷力弱到根本影響不到自己的決定。

自從一大爺娶了賈張氏,它就已經成為群眾中的笑料,雖然一大爺還想像以前一樣處事公平、大公無私,但他已經從超然的地位淪落到俗塵中了,他也是桃花源中人,很多事情難以置身事外了。

他雖然自詡公心,但在當時的價值觀看來,他工資拿的再高過得再好也沒有其他人光榮,因為別人窮,因為別人沒離婚,因為別人沒有娶寡婦。

世上沒有兩全法,當一大爺選擇兒子的時候,他就已經淪落成泥碾作塵,在街坊四鄰心裡被踩在腳下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