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轉眼間六年過去了。

何雨柱的兒子何家曉已經六歲了,何家曉這個名字是何雨柱起的,比照原著從他和婁曉娥的名字裡各取了一個字。

何雨柱又在何曉得中間加了一個家,一個意思滿足他以前的心願,有一個小小的家,幸福美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另一個意思是讓孩子永遠都記得小家的重要性,要兄弟團結和睦。

尤其是在經濟浪潮湧起的時候,很多親情在金錢面前不堪一擊,他希望作為長子的何家曉永遠要念著何家這個全家,起到大哥的帶頭作用。

秦淮茹生的兒子他取了和原著諧音的名字賈耕,通真名何家耕,因為懼怕原著的力量,特意取名耕讀詩書的耕,不需要他取得多大的成就,只要他能踏踏實實的耕田,不偷不搶,做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實際上是何雨柱多慮了,遺傳的力量讓賈耕從小就很聰明,家庭的富足讓他不可能有其他想法,何雨柱從小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身體力行的指點,孩子受他的影響很大,除了頑皮外,沒有什麼惡習。

賈張氏自己的孩子都帶不過來,更是沒工夫照看他,何雨柱又怕秦淮茹把孩子帶壞,一般兩個孩子都是交給婁曉娥和一大媽帶。

兩年後秦淮茹又給何雨柱添了個女兒,取名賈槐花,通真名何家淮,有表明秦淮茹是自己一家人的意思。

到了第六個年頭,秦淮茹又懷孕了,現在已經六個月了。

到是一大爺的兒子,賈張氏取名為易梗,小名棒梗,這個孩子長得非常結實,一大爺老來得子,對他是有求必應,賈張氏有尚方寶劍在手,日子過得十分快意。

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賈張氏有了小兒子,就像有了心尖尖,賈東旭早已是昨日黃花。

小兒子也幫她帶來了一大爺的寵愛,這幾年日子過得舒心,連帶著在四合院的口碑比以前都好了很多。

這六年,社會上發生了很多的事,何雨柱都是蹲在自己的小窩裡不動如山,秦淮如孃家在他的照料下,也度過了艱難的歲月。

馬華已經來了軋鋼廠,在適應一段時間後,何雨柱就收了他為徒弟。

劉嵐和馬華這對徒弟還特意湊錢張羅了一頓飯,把何雨柱和婁曉娥請上,當著幾位家長的面前三叩九拜正式確認了彼此的身份。

何雨柱用神識術將一些廚技傳授給二人,兩個人都達到了何大清以前的水平,這樣何雨柱在廚房裡威望更隆,自己廚藝棒,沒幾天帶出的徒弟都這麼厲害,其他人更是開始小心的奉承著,也許哪天天上掉的餡餅就落在自己的頭上,一輩子就有著落了。

那劉嵐不就是天天給何師傅沏茶嗎?提到馬華那更讓人生氣,比我來得還晚,不知道何師傅相中他啥了,靠上何師傅,這廚技和地位像是坐了火箭一樣蹭蹭的往上升。

有了徒弟,何雨柱就開始四處接活了,一是為自己的錢財來源有一個可以解釋的理由,二是帶徒弟賺錢可以貼補徒弟的家裡。

他一般都不做飯,徒弟做好了,針對紅白事分別注入不同的情緒,保證僱主都滿意,一來二去名號就叫響了。

何雨柱和原身不同,不是一點剩菜剩飯就能打發的了得,他是明碼標價,美其名曰收點錢供給祖師爺,不是想賺錢,而是不能可惜了祖師爺傳下來的這這身功夫,收錢少了弱了祖師爺的名號。

一般都是做一頓飯最低三塊錢,根據規模大小再另算,師徒幾個廚藝了得,何雨柱根據情況用飯菜調整僱主的情緒,每次僱主都特別滿意,除了工錢,還經常送一些東西。

四合院的鄰居耳朵裡早就灌滿了何雨柱的名號,每天看他幫廚歸來,手裡大包小包提的東西,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只有羨慕的份,沒法誰叫人家有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