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風笑嘻嘻的走到廳中,抱拳團團一揖。群雄都站起還禮。

行過禮後,劉正風朗聲說道:“眾位前輩英雄,眾位好朋友,眾位年輕朋友。各位遠道光臨,劉正風實是臉上貼金,感激不盡。兄弟今日金盆洗手,從此不過問江湖上的事,各位想必已知其中原因。兄弟已受朝廷恩典,做一個小小官兒。常言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江湖上行事講究義氣;國家公事,卻須奉公守法,以報君恩。這兩者如有衝突,叫劉正風不免為難。從今以後,劉正風退出武林,我門下弟子如果願意改投別門別派,各任自便。劉某邀請各位到此,乃是請眾位好朋友作個見證。以後各位來到衡山城,自然仍是劉某人的好朋友,不過武林中的種種恩怨是非,劉某卻恕不過問了。”

說完之後又作了一揖。群雄早已料到他有這一番說話,然而各懷心思,一時之間,大廳上鴉雀無聲。

明心眼見就要冷場,當先站起身抱拳說道:“劉三爺能放棄江湖逍遙的日子任官,今後將鎮守一方剿除匪患,還百姓以安寧,可敬可佩!”

明心說完,端起酒杯,說道:“小子敬劉三爺一杯!”

明心開口,明識三位師兄也反應過來,他們三人也端上茶杯,起身,明識說道:“小僧三人也甚為敬佩,以茶代酒,敬劉施主!”

有明心師兄弟開頭,廳上眾人終於開始道賀,不至於冷場。

應付完道賀,劉正風轉身向外,朗聲說道:“弟子劉正風蒙恩師收錄門下,授以武藝,未能張大衡山派門楣,十分慚愧。好在本門有莫師哥主持,劉正風庸庸碌碌,多劉某一人不多,少劉某一人不少。從今而後,劉某人金盆洗手,專心仕宦,卻也決計不用師傳武藝,以求升官進爵,死於江湖上的恩怨是非,門派爭執,劉正風更加決不過問。若違是言,有如此劍。”

說著右手一翻,從袍底抽出長劍,雙手一扳,拍的一聲,將劍鋒扳得斷成兩截,他折斷長劍,順手讓兩截斷劍墮下,嗤嗤兩聲輕響,斷劍插入了青磚之中。

這是第二個步驟,斷劍明志。

明心一見,想道:“幾年不見,他功夫又有了不少進益!”

接著是最重要的一步,洗手!

劉正風臉露微笑,捋起了衣袖,伸出雙手,便要放入金盆,忽聽得大門外有人厲聲喝道:“且住!”

明心心裡一頓,嘆息道:“該來的始終要來。”

轉頭看去,只見門口走進來四個身穿土色衣衫的漢子,嵩山為中嶽,尚黃色,但明朝本身就尚黃色,所以他們只能做成土色衣衫。這四人一進門,分往兩邊一站,又有一名身材甚高的漢子從四人之間昂首直入。這人手中高舉一面五色錦旗,旗上綴滿了珍珠寶石,一展動處,發出燦爛寶光。

明心想道:“這應該就是五嶽盟主的令旗吧?”

那人走到劉正風身前,舉著手裡的五色錦旗說道:“劉師叔,奉五嶽劍派左盟主旗令:劉師叔金盆洗手大事,請暫行押後。”

劉正風躬身說道:“但不知盟主此令,是何用意?”心裡卻是一驚:真被明心說中了!

那漢子道:“弟子只是奉命行事,請劉師叔恕罪。”

劉正風微笑道:“不必客氣。”他臉上雖然露出笑容,但語音已微微發顫。

雖然有明心提醒,還是覺得突兀,尤其是想到這不僅是針對他,同時還在破壞針對衡山派的聲譽。所以,儘管他經歷過不少陣仗,也不免大為震動。

持旗之人果然是史登達,假意向劉正風行了一禮,然後又向天門、嶽不群、定逸等人行禮。

定逸師太不知嵩山派的真實意圖,此時甚是歡喜,一面欠身還禮,一面說道:“你師父出來阻止這件事,那是再好也沒有了!我說呢,咱們學武之人,俠義為重,在江湖上逍遙自在,去做什麼勞什子的官兒?只是我見劉賢弟一切安排妥當,決不肯聽老尼姑的勸,也免得多費一番唇舌。”

明心見定逸要幫倒忙,急忙出聲道:“老師太此言偏頗了,各人有各人的選擇。范文正公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此江湖雖非彼'江湖',不憂其君還是得憂其民的!你老也說學武之人俠義為重,劉三爺做官鎮守一方,使百姓得意安寧生活,這也是俠義了!”

“正是!”劉正風感激地掃了明心一眼,對定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