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三位覺字輩的師兄(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8章、三位覺字輩的師兄
覺正一聽忙道:“說說。”
“人得雀矇眼,是身體裡缺了一種東西。”明心說道,“缺了那種東西,人的眼睛就發生了一點變化,光線昏暗的時候就看不清甚至看不見。”
“有什麼辦法治沒有?”覺正問道。
“有啊!”明心笑道,“就是吃禽畜的肝臟!”
“吃肝臟?”覺正看著明心說道,“你編的吧?明知道我們不能吃腥,你就編一個來騙我。”
“師兄,我還真沒騙你。”明心說道,“吃肝臟能治雀矇眼,吃紫菜不會得大脖子病,我們泉州人都知道。”
明心說得信誓旦旦,決正也有些動心了。他自己是沒問題,沒有雀矇眼也沒有大脖子,但是,寺裡那麼多僧人,得雀矇眼的人可不少。可是,要治雀矇眼,就得破戒吃腥,他也無法可想。
吃過飯,明心說道:“明天下山去吃吧,來的時候我看山下有家比較大的酒樓。”
“也行。”決正說道,“聽說那家酒樓齋菜做得很好,你吃不慣寺裡的齋飯就去那裡吃吧,反正你也有錢。”
“我又不是和尚,不用茹素。”明心笑道,“不過你可以叫上幾個師兄弟一起,吃過之後還能切磋切磋!”
明心來少林寺目的就是多找幾個人切磋,以提高自己的戰鬥經驗、磨練自己的武功,請人家吃幾頓好的素齋收買一下挺好。不然人家沒心情陪他切磋,那不是白來一趟?
修練內功,睡覺,起床洗漱,修練內功。結束之後明心來到院子裡,擺開架勢練起羅漢拳。
晨練剛結束,覺正就帶了三個師兄過來,看樣子,是聽著沒有動靜了才過來的。
一番介紹,年紀最長的法名覺性,是方丈的弟子。第二個叫覺空,是他師伯方生的弟子。最後一個是覺定,他師伯方離的弟子。
人來了,明心取了錢,帶了杖劍就叫上他們出發。
“明心師弟,我們這是要去哪?”覺定問道。覺正叫他們一起過來,也不會跟他們說明心會請他們去山下吃素齋,所以覺定並不知道。
“不會真要去山下的酒樓吧?”覺正說道。
“當然是去那裡了!”明心說道,“就你們齋堂的飯菜,我實在吃不下去!我說,你們數百年傳承,怎麼就不把齋飯弄得好吃點?原本能做得好吃的東西做得那麼難吃卻不去改變,美其名曰不貪圖享受,太刻意了,見不了真佛!”
“戒律本來就是刻意定出來讓人遵守的。”覺定說道,“我禪宗雖有漸悟和頓悟兩途,但沒有人是一出家就悟了道的。所以,也需要戒律約束,守著戒律,然後再慢慢在修行中去理解。”
“哈,你說得好有道理!不過,貪戒恐怕沒有人能守吧?”說到這裡明心問覺定,“師兄,你想不想把武功修練得更高?”
“想。”覺定說道,“武力護道,而且武功裡也包含了佛理,可以互相促進。”
“你看,你一想,就犯了貪戒。”明心說道。
說完又問道:“你想修行嗎?你想通讀佛經嗎?你想成為一代高僧嗎?你想往生佛國嗎?”
“……”覺定不回答了,他一時間沒考慮清楚怎麼回答。
“只要想,嚴格來說也是貪慾,而往生佛國,則是最大的貪慾!”明心笑道,“但是,你想修行,想往生佛國,會損害你的修行嗎?不會!甚至因為你想,而會更堅定修行!所以,我認為戒律在約束人不好的一面的同時,也會限制人的修行。”
“曾經我跟我們住持討論過沙彌第十戒不蓄金銀財寶戒。”明心說道,“我當時說,如果一個和尚遇到一個生了重病的人,如果給他五兩銀子就能治好,不給就會病死,但因為不蓄金銀的戒條,他沒錢,不是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病人死?所以應該改為不為自己蓄金銀財寶。和尚可以積蓄金銀財寶,但是得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更需要的人!你們覺得我說得對嗎?”
“唔~,似乎……有道理。”覺空說道。
“可是還有問題。”明心說道,“又有一天,和尚手裡有一百兩,但他也生了重病,如果拿其中五兩銀子去治病就能治好,如果不治就會死,而他如果死了,那那一百兩就會被一個賭徒撿走輸在賭場。這時候該不該用五兩銀子治病?”
“這個……”
“戒律不是完美的,我認為,守戒律也不能僵化,要因時因事而有所損益。”明心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