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也覺得,而且現在的那些歌一點都不耐聽,豆音每天就只給我推那幾首歌。”

“來來回回讓我都有些審美疲勞了!”

“一週前的新歌,我現在聽到了都想吐!”

隔壁床位的崔蓉也連連稱是。

她也是音樂系的學生。

同樣飽受摧殘。

特別是短影片崛起的時代。

一首歌但凡有點氣色,就會被大資料瘋狂的炒作。

十條影片,八條以同一首音樂作為BGM,另外兩條錘這首歌抄襲。

就算選擇了【不感興趣】,但是大資料依舊硬著頭皮給你推。

在這種病態的網路環境下,即使再好聽的歌,聽久了也會厭煩。

甚至想吐!

在這種環境下。

歌手紅了。

平臺賺了。

唯獨聽眾吐了。

“唉,看看新歌榜有沒有什麼新歌吧。”

徐音嘆了口氣說道。

隨後點開新歌榜。

只有當月上線的新歌才會出現在新歌榜內。

徐音仔細一數。

新歌榜總共也就只有二十三首歌。

這個世界文娛十分落後,所以每個月的新歌也十分稀缺。

平均每個月只有二十到五十首新歌會上線。

主要是現在大部分的歌手都在籌備華媒的評選,所以知名歌手都不會選擇這個月出新歌。

他們要備戰評選。

但即使新歌再少,也是屎裡淘金。

徐音對音樂抱有絕對的熱愛,所以耐著性子,一首首的點開聽。

可一連聽了二十首,都不太滿意。

對於最後的三首歌也是興致缺缺。

“咦?歌手……楊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