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雲黛留在淵明關進退兩難,不能回到大宛國,亦不能攻打烏陀國,先前梁紫娟同她皇兄有相關的協議,他們大宛國同烏陀國的這一場戰爭,說白了僅是政治戰爭的縮影,虛張聲勢罷了!

然而,先前梁太后求著她皇兄出兵淵明關,協助烏陀國奪回山水關,如今卻毫無徵兆的毀約了,只因梁紫娟的老相好石哈默被大順王國的主帥生擒,梁紫娟想救石哈默的性命,同大順王國之間達成了某種共識!

如此一來,駐紮在淵明關的兵馬,倒是有生命危險了!既然梁紫娟為了石哈默能夠毀約,那麼別的事情,又怎麼可能做不出來呢?

好在梁紫娟忌憚大宛國的兵馬,並沒有為難耶律雲黛,除了暗中安排了侍衛跟著耶律雲黛之外,並沒有進一步的舉動。

由龐青率領支援烏陀國的大順王國兵馬,除了在淵明關紮營,亦沒有尋藉口趁機偷襲耶律雲黛的兵馬。隨著梁紫娟休戰議和的指令到來,各方兵馬都安靜了下來,除了在自己的營地活動之外,並沒有別的舉動。

身為大宛國的公主,耶律雲黛此時滯留在淵明關,自然是不甘心只在紮營處活動。猜測到了梁紫娟的意圖,耶律雲黛索性帶著若兮、若芙兩個貼身侍女,女扮男裝在淵明四處玩耍。

龐青駐守山水關的,每天的作息都很規律,然而到了淵明關,生活上卻不似先前那般規律了!

淵明關是烏陀國的邊境,梁紫娟是個善變的女人,若非張羈生擒了她的老相好石哈默的話,山水關她勢在必得呢!

此時向大順王國低頭示好,也是被形勢所逼,若不然,烏陀國的兵馬同大宛國的兵馬,雙面夾擊他大順王國的兵馬,就他本人都難獨善其身呢!

對於龐青來說,在淵明關除了遊山玩水之外,似乎也沒有其它事情可以做呢!因此,在梁易下達休戰議和指令後,龐青便帶上金牌護衛龐昭,在淵明關四處遊山玩水呢!

當他帶著龐昭路過一個集市時,發現那邊圍了很多人,裡頭似乎還傳來了吵鬧聲呢!出於好奇心,龐青便帶著龐昭上前看了下,發現其中有一人還是他認識的!

“你這破鐲子,想要十兩銀子?想銀子想瘋了呢!”此時,耶律雲黛手裡拿著一個翡翠鐲子,同商販起了爭執,她喜歡手中鐲子,卻嫌棄價格太貴。

在大宛國十兩銀子可以購買她手中,拿著的十個相同的手鐲呢!若不是滯留在淵明關閒著無聊,她才不會在集市上閒逛呢!

她心裡頭想不明白,淵明關是個盛產玉石的地方,為何加工出來的玉石買的,比大宛國的還要貴呢!

“這位爺!並非小得有意抬高鐲子的售價,而是咱們淵明關遭受大宛國兵馬的侵襲,這戰爭一觸即發,小得是拿命來賺錢呢!

其他有身份和地位的商人,早已關鋪子,帶著家小離開了淵明關呢!如今留下淵明關的商人,都是同我這般,為了養家餬口……”小商販一臉耐心的同她解釋道,他是生意人,但不是見銀子眼開的那種。

家裡有老人和小孩需要他扶養,他若是也隨那些富商一樣,把鋪子給關了,離開了淵明關,那麼,他的日子將會更加的難過!

這飾品鋪子雖然就十來平方,卻能夠養活一家人!他玉石的進貨渠道,同其他商販不一樣,不是直接拿成品的!

為了保證玉石的質量,他不得不親自前往玉石的生產,請打磨師,製作玉石首飾呢!為此,他不得不付一筆工錢給打磨師呢!

因此,耶律雲黛手中的鐲子,他收十兩銀子,還算比較有良心的了!她手中那塊玉石光進貨價,就要花五兩銀子呢!如今淵明關戰事一觸即發,不少的打磨師離開了淵明關,另謀生路去了!

留下來的打磨師,都是他這般上有老,下有小,家境過得去的!物以稀為貴,留在石場的打磨師,渺渺無幾,手藝精湛的,更是屈指可數!

因此,工錢這塊,自然是要翻倍的!一塊價值五兩銀子的玉石,請打磨師雕刻的話,需要三兩左右的銀子呢!

“本公子理解你的處境,但是,這種鐲子在其他地方的話,頂多一兩銀子呢!”耶律雲黛道,大宛國一兩銀子就能夠買到的鐲子,在淵明關卻需要十兩銀子,價格的落差,讓耶律雲黛難以接受呢!儘管她是大宛國的公主,不缺這十兩銀子。

“若是爺這麼認為的話,那鐲子還是放回原處,等著它有緣的買家吧!小得僅是小商販,一兩銀子連個工錢都不夠,小得陪不起呢!”商販說道,若是站在他跟前的這位公子,能夠適當的砍價,讓他多少賺一點,他還是會笑臉相迎呢!若是尋茬的話,他可沒那閒工夫侍候呢!

“既然如此!鐲子還你便是啦!”說話間,耶律雲黛把鐲子遞給商販,待商販伸手去接時,她故意手一鬆,把鐲子整個地上摔碎了!

商販見狀怒不可揭,覺得耶律雲黛是故意讓他出醜,鄙視他呢!因此,他死死的抓著耶律雲黛的手,不想讓她離開!

只是好沒眼力,並不知道耶律雲黛是女扮男裝呢!對於當街被一位中年的大叔,抓著手不放,耶律雲黛怒火中燒,卻不敢當街行兇!她心裡頭明白,當街行兇意味著什麼!

“你賠我鐲子!不然不許走!”商販沒有想到耶律雲黛會有這種壞心思,原本僅希望耶律雲黛把鐲子放回原處,這事也就這麼過去了!

然後耶律雲黛卻刻意摔碎他的鐲子,若是普通幾文的銀子,他也不會較真,可這鐲子加上工錢需要八兩銀子的成本,他可虧損不起呢!

“你自己把鐲子掉地上了,怎麼賴本公子呢?在場圍觀的群眾這麼多,還是讓他們來評評理吧?”耶律雲黛道,把鐲子弄地上時,她用了障眼法,圍觀的群眾只圖個看熱鬧,並不會研究是誰把鐲子弄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