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王國同烏陀國議和結盟一事,地點定在山水關,趙宗鈺見梁紫娟沒有出席,便藉故讓田隆負責結盟一事。

大順王國同烏陀國結盟這麼大的事,梁太后居然僅派烏陀國的國相,前來山水關簽署議和結盟國書。

趙宗鈺心裡自然明白,讓烏陀國的山水關補償大順王國,梁太后心有不甘。可若是不給烏陀國一些教訓,恐怕烏陀國會更加的肆無忌憚。

如今夏景諒駕崩,烏陀新王尚且年幼,只怕需要好長的一段時間休養生息。戰爭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而趙宗鈺以為此時攻打烏陀國,火候不夠,條件尚且不成熟,若是貿然攻城的話,烏陀國的國民必然誓死捍衛。

縱然能夠滅了烏陀國,得到的卻是空城,會讓他在老百姓的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口碑變差。到時候,他屁股下的龍椅是否還能坐得穩當?

梁紫娟沒有親自前來山水關談判議和結盟一事,趙宗鈺亦沒過多計較。只是怕自己趕去山水關出席談判議和一事,有些掉價的同時,還隱隱約約的擔心,有心人趁機收買刺客行刺他。

思量再三後,趙宗鈺下了一道聖旨,命張羈送至山水關。

田隆接旨後,便帶著張羈、劉言、龐青等人,前往同石哈默約定山水郡城府商討議和一事。

為了表示烏陀國的誠意,烏陀國談判代表梁易、石哈默二人,早早的命人佈置好山水郡城府,待田隆、張羈等人一到,便慌忙相迎。

“田元帥辛苦啦!”梁易、石哈默二人向田隆抱拳道。

“梁太后來否?”田隆明知梁紫娟沒有來山水關,同他談判議和結盟一事,他卻刻意問道。

石哈默見田隆突然問梁太后為何沒來,心裡便有些著急,先前他便同田隆私下打過了招呼,而田隆似乎忘記了……

梁易可是梁太后的親弟弟,田隆如此問話,顯得有些目中無人,藐視梁易。石哈默心裡很害怕梁易計較,此番烏陀國同大順王國的結盟談不成!

如此一來,對他來說凶多吉少,萬一梁太后把怒火全部往他身上發,那他豈不虧大了?

梁易今非昔比,他是烏陀國的兵馬大元帥,可在梁易跟前,總是小心翼翼的,同梁易說話時,都不敢大聲。

想想前國相歐陽訛謬,他心裡頭便不寒而慄……

“先皇駕崩,太后悲傷不已,鳳體抱恙,便命本相前來同田元帥,商討我烏陀同大順王國議和結盟一事,望田元帥且莫介懷!”對於田隆的咄咄逼人,梁易並不惱,他依然禮貌的向田隆施禮回話道。

“既然如此!本帥也能理解,望梁太后節哀順變,鳳體早日康復!”見梁易不卑不吭,田隆也不好繼續尋茬。

雙方談判代表友好協商後,便籤下了山水盟約,除了一些客套的場面話語,山水關歸入大順王國的版圖外,沒有額外內容。

處理好同烏陀國議和結盟的事宜後,田隆便留下龐青鎮守山水關,他帶著張羈、龔言等人班師回朝。

此番同烏陀國打了勝戰,山水關歸入烏陀國的版圖,將士們心情舒暢,一路上精神抖擻的哼著歌曲回來皇庭。

趙宗鈺更是備好了慶功宴,率領文武百官前往神武門迎接田隆等人。

“吾皇萬歲!萬萬歲!”田隆把國書舉過頭頂,將士們見狀,亦跪地叩首山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都平身吧!”趙宗鈺從田隆手中接過國書,翻閱了起來。

“謝陛下!”

……

大慶殿。

劉素娥見趙宗鈺率領文武百官趕來大慶殿,便帶著一干宮人,向趙宗鈺行禮道:“妾身見過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趙宗鈺攜著劉素娥的右手進了大慶殿,來到殿中主位前坐好,待文武百官尋好各自的座位,向他行禮入座後,他方開口道:“此番田元帥討伐烏陀軍,功不可沒!朕御賜丹書鐵卷一枚,恩及後代子孫,以示嘉獎!

劉言晉封皇庭護衛營統領,龐青晉封山水關統領,鎮守山水關!

大順王國同烏陀國順利結盟,張愛卿有功於朝廷特封都尉一職,掌管皇庭兵馬!”

幾人謝恩後,宴席便開始,沒有想象中的歡聲笑語,而是沉默的僅能聽到觥籌交錯聲。

君臣間對飲過後,又安靜了下來。趙宗鈺見狀,便開始拍掌。

幾個掌聲過後,伶人一個個帶著樂器進了大慶殿的中央,大慶殿瞬間歌舞昇平……

宴席上,趙宗鈺龍心大悅,喝了不少的酒水,宴席結束後,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的,搖搖晃晃的猶如小兒學步。

柳公公一人扶著他回福寧殿,顯得有些吃力,他老是調頭往宸福宮方向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