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劉素娥答非所問,趙宗鈺知道她心裡尷尬,並沒有繼續在茶水上做文章,而是轉移了話題,同劉素娥討論烏陀國欲同大順王國休戰,結成友誼之邦一事。

“今日早朝,就同烏陀國結盟一事,朕同文武百官們意見不一致,便早早的退朝了!”趙宗鈺同劉素娥解釋道,他刻意同劉素娥提了早朝一事,意在聽聽劉素娥對烏陀國同大順王國結盟一事的看法。

在他的影響下,劉素娥對朝堂上的事情,頗有一番見解,大有宰執之才。

“原來如此!陛下可真是壞透了,過來宸福宮,也不吭聲,嚇得妾身直冒冷汗!想必朝堂上的事情,陛下還在猶豫中。”劉素娥嬌嗔道,趙宗鈺打得如意算盤,她豈能不知?

經常尋各種由頭,逼著她對朝堂上的事情出謀劃策。若趙宗鈺僅是隨便聽聽,倒也無妨。可她給出的策略,他直接照搬了!

僅一兩次,倒也無關緊要。可趙宗鈺不是一兩次照搬她的策略和方案,文武百官的提議,他一個也沒采納。

長此下去,並非好事,易被文武百官所察覺。若是文武百官覺得自己在朝堂上的作用變小,不如枕邊人,要合起來整她的話,她一個嬪妃,只怕又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可她干預朝堂上的事情,若是被文武百官知曉了,只怕又是一波的麻煩。

“愛妃向來主意多,朕僅是替愛妃倒幾杯茶水而已,怎麼就嚇著了愛妃呢?”趙宗鈺嬉皮笑臉道,在他眼裡,替劉素娥倒幾杯茶水,並不是什麼大事。

只是他是帝王,在旁人的眼中看著,有些不尋常。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只有別人侍候他的分,沒有他侍候人的事。

“妾身君前失儀,陛下若是要治妾身的罪,妾身豈不是要在陛下跟前吃苦頭了?”劉素娥道,此時趙宗鈺寵她,自然不會治她的罪,那往後她哪天失寵了,趙宗鈺會不會同她翻舊賬,那就不好說了!

今日君前失儀,並非她刻意為之,而是趙宗鈺過來宸福宮探望她,無聲無息的,她看書一時入迷,竟沒有發覺。而她的貼身侍女秀姑,不知何時離開文寶齋。

“朕是愛妃的夫君,愛妃替朕出謀劃策,朕替愛妃倒幾杯茶水,多大點事?愛妃如此專心致志的閱讀,想必書中的內容不錯,吸引到了愛妃。”趙宗鈺說話間,將腦袋湊到了劉素娥跟前,作勢要看下書名的樣子。

“一部編年體史書。”劉素娥同趙宗鈺說話間,把書本封面翻了過來,給趙宗鈺看了一眼。

“愛妃這些天,竟迷上了《左傳》?既然如此,咱們大順王國是同烏陀國議和還是繼續攻打山水關?”趙宗鈺見劉素娥老是轉移話題,便刻意把話題,又引回到同烏陀國議和的事情上來。

“陛下以為以為如何?”劉素娥見躲不掉,兜了個大圈子,又回到原點,心中有些不甘,便反問道。

“既然是朕率先發問,理應愛妃先說說自己的見地,好讓朕心中有數,朕心中的想法,自然不能先同愛妃說,朕怕自己的想法,干擾到愛妃。”趙宗鈺道,此番打著探望劉素娥的名義,前來宸福宮,他自然不會空手離開的。

他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劉素娥開口說出自己的見解。因此,劉素娥想轉移話題?門都沒有!

“妾身以為議和比較妥當!”劉素娥脫口而出。

“為何?”趙宗鈺道,劉素娥的策略同他不謀而合,他倒是想聽聽,劉素娥此時此刻的心裡想法。

“烏陀軍偷襲我大順王國的黑雲關,乃強盜所為,而我大順王國派兵討伐烏陀軍,乃正義之師,出師有名!

我朝不乏將相之才,又得民心,擊退烏駝軍輕而易舉。而我軍攻打烏陀國的山水關,卻是侵襲他國領土。

若是假借烏陀王駕崩,新君疲於應付,烏陀新王向我方求和之時,我方順水推舟,借驢下坡,倒不會有所損失。

倘若不願意同烏陀國結成友誼之邦,趁烏陀國,主少國弱,繼續攻打烏陀國的城池,贏了天下,又如何?”劉素娥道,若是趙宗鈺不願意從山水關撤兵,繼續攻打烏陀國的城池,或許,能夠滅了烏陀國,但代價慘重。

“烏陀王駕崩,主少年幼,兵馬不足,根基不穩。朕藉機攻打烏陀國城池,豈不是輕而易舉?”趙宗鈺樂呵呵道。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烏陀國眼下是主少國弱,兵馬不足,可陛下別忘了,烏陀國的子民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劉素娥道。

“朕的想法與愛妃所見略同!”趙宗鈺道,他本就沒打算繼續攻打烏陀國,劉素娥的想法很對他的脾氣。

“既然陛下的想法同妾身相同,為何還要妾身浪費口水呢?”劉素娥覺得自己被趙宗鈺給耍了,心裡有些生氣。

“愛妃消消氣!朕幫你倒茶水。”同劉素娥說話間,趙宗鈺倒好一盞茶水後,推到了劉素娥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