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趙良離開福寧殿,趙舛睡下後,寧彩雲同王培恩又開始密謀起來。

“眼下太子殿下已然回皇庭,皇上的意思很明顯,若是讓太子順利登基,整個皇庭恐怕沒有你我立足之地!”王培恩嘆氣道。

“那又待如何?趙良那老匹夫盯得甚緊!木馬坡埋伏的弓箭手業已全軍覆沒!本宮雖是貴妃,皇上卻遲遲不立後,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寧彩雲落寞道。

“如今還有一個辦法便是:眼下皇上病入膏肓,貴妃可殷勤至皇上病榻前侍疾,待皇上駕崩,貴妃可不急著發喪,先安排妥當……”王培恩給寧彩雲出主意道。

寧彩雲沒有吱聲,算是預設了王培恩的建議。

寧道八年四月二十七日晌午,王培恩匆匆忙忙的趕來中書省,忽悠趙良皇上要見他,有要事相商,讓他速速前往福寧殿面聖。

平時王培恩來中書省找趙良,一向很傲慢,通知完事情,就急匆匆的離開中書省。而這次,看起來顯得很急躁,站在一旁一個勁的催促他,還深怕他溜走似得。

趙良在心裡細細的思量了一番,發覺事情有些不大對勁,他不動聲色的走進畫閣,假裝要拿東西。

王培恩不知道趙良已經起疑,心裡還暗罵他墨跡,許是心裡著急,王培恩盡然也跟著進畫閣。

趙良見王培恩進來畫閣,他立馬抽身離開畫閣,迅速把王培恩反鎖在畫閣中,隨後命人嚴加看守,並讓親信去東宮通知趙宗鈺速速來福寧殿。他則一刻也不敢耽擱,急急忙忙跑去福寧殿。

福寧殿中,趙舛雙目緊閉,安詳的躺在御榻上。寧彩雲此時,內心既著急又慌亂。她喘喘不安的,在福寧殿中踱來踱去的。

不知道過了多久,福寧殿外響起來“咚咚!答答!”的腳步聲,寧彩雲以為是王培恩回來福寧殿,便興沖沖的走到福寧殿門口,想問下王培恩事情辦妥沒。

可迎面而來的人,僅有趙良一人,未曾見到王培恩,寧彩雲心裡立馬慌了起來,預感不妙。

儘管事情朝向不利於她,但是她心裡不甘,還想著做最後的掙扎,待趙良向她行完禮,她便直截了當的問道:“先帝駕崩太子尚且年幼,大皇子病重,不如讓二皇子繼位?趙宰相意下如何呢?”

趙良沒有急著回話,而是看了她一眼後,低著頭沉思起來:寧彩雲看似同我商量,實則想借我宰相的威望,讓自己的兒子能夠順利繼位……

寧彩雲這女人,都到這個時候了,居然還不安分,還想著謀朝篡位,妄想做第二個“武則天”?心可真大,殊不知自己已經大禍臨頭了!

“許王目前尚在府中養病,身體時好時壞,恐難擔重任!先皇定太子殿下為儲君,滿朝文武百官皆認可,此時若是貿然換人繼位,恐難以服眾,滿朝文武不支援不說,且會危及國家社稷穩定。

太子殿下縱然年幼,業已成年。太子殿下宅心仁厚,文韜武略亦不輸給其他兩位皇子,先皇三位皇子,目前太子殿下繼位,名正言順,實至名歸!”趙良義正言辭道。

聽完趙良的話,寧彩雲臉色大變,心裡暗罵趙良糊塗,不支援她也就算了,還拿國家的前途來壓她,真是可氣可惱!

王培恩遲遲未回,如今她沒了主心骨,趙良又這麼說,她一時半刻也不知道如何反駁,只好作罷。

此時,趙宗鈺剛好趕來福寧殿,趙良便讓內侍去請文武百官來福寧殿。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趙良拿出藏在袖子裡的遺詔唸了起來。

……

翌日,大慶殿舉行隆重的新皇登基儀式。

登基大典儀式開始後,順義帝(趙宗鈺)垂簾接受文武百官朝拜,文武百官皆跪地山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唯獨趙良站著不跪,讓坐在簾子後面的順義帝很是尷尬。他心裡很是不明白,趙良一直都很擁戴他當大順王朝的皇帝,為何登基大典,卻立在殿中遲遲不跪拜?

“趙愛卿!因何立在殿中,不跪拜?”順義帝想知道趙良遲遲不跪拜是何用意。

“請陛下讓人捲起簾子,讓老臣端詳下天顏!”光聽聲音趙良還不敢斷定,坐在簾子後面那人便是順義帝,因此,故意給坐在簾子後面那人提無理要求。

坐在簾子後面的趙宗鈺,不明白趙良此時在唱哪一齣,但很是配合的命人捲起簾子。

趙良年紀大了,眼神不大好使,刻意上前仔細端詳一番,確認是趙宗鈺後,方才回到自己位置上向趙宗鈺行跪拜禮:“吾皇萬歲!萬萬歲!”

朝中文武百官見狀,亦跪地行禮山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跪拜禮舉行完畢後,柳公公便開始念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魯國夫人賢良淑德,特封為昭德皇后,封后大典擇日舉行,皇長子趙啟耀聰慧恭順封為太子……”

一番賞罰後,順義帝仁慈,僅發配幾個以下犯上的亂臣賊子,未牽連其九族。那些亂臣賊子心裡感恩戴德,慌忙叩首謝恩。

退朝後,順義帝單獨御書房詔見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