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總兵守城,染血噩耗(第2/2頁)
章節報錯
“傳令兵,通報皇上,東城吃緊,請求更多援軍支援!”
......
“報!城牆上柴火不夠了,金汁和油燒不開,闖軍大量反撲!”
“輔兵呢?派幾隊輔兵上去送物資!”
“皇上那邊先別急著彙報,打退這波再一起彙報!”
......
“報!左端城牆失守,闖賊已經圈佔完了!”
“上戰兵!胡參將,你帶親兵上,一定不能讓闖軍繼續擴大陣地!”
“這......是!末將這就去!”
胡參將臉色難看,但總兵下令,不得不匆匆出門,帶自己親兵上城牆堵闖軍。
攻城之中,先登為功勞之最,原因便是先登勇士一旦在城牆上守住了一塊陣地,那身後的軍隊就可以源源不斷支援這塊區域。
原本守城,一瓢熱油,一塊滾石就能輕鬆解決敵人。
但是一旦敵軍在城牆上守出了一塊陣地,就必須一刀一槍拼殺,用兵卒的命去換那些攀上城牆的敵軍。
要是能夠重新壓退敵人,把對方在自家城牆上佔領的區域打掉,那戰況自然就再次變好了。
但是聽聽戰況,當下闖軍已經在東城牆上佔領了一片完整的陣地。
這時候雖說還是守城之戰,但是實際上已經與狹路中的兩軍衝殺沒有區別。
士氣低落,還沒有將領指揮,昌平明軍怎麼可能守得住?
王承胤到底是多年帶兵,一下子就知道除非自己帶上親兵壓上去,不惜死傷,靠精銳支援去提振士氣,否則東城絕對要失守。
於是他當機立斷,等那名偏將剛剛帶人上了城牆,立馬下令:“來人,護本將後撤!”
按現在的局勢,副將帶著親兵上去頂著,加上原本的守軍數量,東城起碼還能守住小半個時辰,這段時間足夠他逃跑了。
皇令自然威武不敢違抗,但是與自己的命相比,皇上的軍令算個什麼東西?
“是!末將這就護大人後撤!”
“末將去召集親兵!”
......
其他副將聽到王承胤的命令,沒一個感覺驚奇的,全都利索開始行動,準備跟著總兵一起逃跑。
而就在他們撤離了一炷香的時間之後,長時間沒有指令,城頭上頂著闖軍死守陣地的胡參將也發現總兵逃跑的事實。
看看城牆下源源不斷往上衝鋒的闖軍,再看看頂著刀槍,堅守城樓的明軍士卒,胡參將目光一橫:
“親衛隨我輪換!袍澤們你們先頂一下,本將下去換兩隊新的悍卒上來!”
說罷,他直接帶著自己的親兵們且戰且退,徑直撤下了城牆,然後頭也不回地往西城方向進發。
總兵逃得,他一參將,自然也逃得!
守城的事情,就麻煩城樓上的兄弟們頂著了,胡某,保命要緊。
自此,東城牆上,再無一名軍官!
此後兩炷香的時間後,一名渾身是血的傳令兵衝進崇禎軍帳中,帶來了半個時辰未曾到來的東城訊息。
“陛下,東城失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