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無論如何,至少這些戰報當街公佈之後,並沒有朝廷再進行任何的反駁或者闢謠。
這樣一來,至少在官面上,便代表著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了。
民間對此自然是議論紛紛,一刻不停。
經歷過兩個月前,闖賊攻破京城的事情之後,沒有任何京城的百姓,會希望自己所在的城池再發生之前那樣的事情。
是的,在闖賊最開始闖進京城之後,並沒有放任士卒肆意劫掠,甚至李自成還以軍令的形式下旨,要求部下們一定要確保手下的軍紀,出現亂搶亂殺的情況將會定斬不饒。
於是,在闖賊剛剛進京的哪一段時間,準確的說,也就是首輔魏藻德與兵部尚書一同,將京城城門開啟之後,而皇城尚且還未丟失的那麼幾天時間裡,闖賊的言行確實還算可以。
不說秋毫無犯,但是至少明面上並沒有對百姓有多少犯事兒的。
總體來說,可能那幾天的時間,百姓們受到的侵害,確實比之前闖賊還沒有打來之前更少了。
但是,這也就僅僅只是那麼幾天的時間而已。
當崇禎殺出京城,再次殺回的時候,闖賊因為京城中突然出現這支抵抗隊伍,狀態立刻變了。
上面一句搜敵的命令,到了真正的執行層面,直接就是搜敵搜刮一併完成。
尤其是等到闖軍在京城中被多次大敗,大批的闖軍被擊潰之後,成了京城中的亂軍之後,情況更是一下子變得天差地別。
之前還只是劫掠搜刮,這會兒沒了任何管制的闖賊們,直接開始姦淫擄掠無惡不作。
闖賊的主力確實當天晚上就被崇禎趕出了京城,但是當時崇禎手底下才多少士卒?也就那麼三五千人。
但是城裡潰散,沒來得及跑出去,或者見識了花花世界,根本沒準備跑出去的闖軍潰兵逃兵呢?起碼兩三倍於新軍!
這麼多的兵卒,零零散散分佈在足足有數十萬人的京城之中,那根本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收拾乾淨的。
而在收拾乾淨這些闖賊之前,京城的百姓免不了被各種欺壓,甚至滅門。
之前闖賊全部趕走之後,為什麼要有鄉間巡查軍?
當真只是為了壓制那些地痞流氓嗎?
當然不是!
零散在京城裡,零散在京郊的闖軍士卒,不知道有多少,甚至之後經常能夠逮到整隊整隊的闖軍潰兵。
這些潰兵潰散的時候可不是帶足了糧食,拿夠了行李之後潰散的,他們的吃喝拉撒用,全都是從百姓手裡偷、搶。
說潰軍們沒有一個是好東西,這話肯定不對,但是要說潰軍能有百分之一是好人,那都絕對是大大誇大!
經歷了這麼一番折騰,死在闖軍、死在潰兵手上的百姓那麼多,一個個沾親帶故這麼一傳播,對於戰爭那絕對都是聞之色變啊。
聽聞再次戰事起,儘管說是兩邊都已經打完而且打贏了,但是戰爭的事情還是成為了大街小巷的話題。
“你說,如果女真那邊的人,真的再殺過來,不會又殺到京城城外吧?前兩年可真的殺到過一回的!”
“那群茹毛飲血的野人有什麼好擔心的,古話說的好,胡無百年運,這群女真韃子也已經逞威好幾十年了吧?過不了兩代,他們直接就不行了。要我說,還是那闖賊威脅大。”
“誒,兄臺所言甚是。韃子身處苦寒之地,能夠有什麼作為?這闖賊李逆,已經建號稱國,而且還佔了不少中原腹地,這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切,一群讀書讀傻了的東西,一看你們就沒去過北邊!告訴你們,女真韃子可比闖賊兇狠多了,經常那麼一小隊人馬,就能殺得大批邊軍逃竄。之前打到京城邊上的時候你們沒來京城吧?那叫一個兇悍!”
......
軍報全城通報之後,朝廷沒有再給出其他說法,議論了幾天真假之後,軍報的真實性慢慢的也就預設為是真的了。
當下,百姓們討論的都是兩邊到底哪邊好打,該打哪邊。
是的,在經歷了崇禎皇帝親自披掛上陣,守昌平,驅闖賊,再奪京城的事蹟,以及感受了崇禎皇帝新立的朝廷的愛民之後。
京城的百姓們,說起來肯定還是害怕兩邊計程車卒打進京城,但是在茶館酒館的討論之中,卻不少人都豪氣大增,商討起了攻打兩邊的所謂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