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好多的人啊!不好了,這怕是有人打過來了!”

“天啊,快,快去上報村令,看村令大人怎麼吩咐!”

......

唐通帶領的大隊兵馬入京,直接將京郊的百姓們嚇得不輕,一個個見到大軍蹤跡之後,田地哪裡還敢管,紛紛往村子裡逃去找村令,還有的甚至直接往鄉間巡查軍方向趕去報信。

原本在崇禎設立新政之前,京郊地區在闖軍攻打過來的時候,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村落想著迎闖王不納糧。

但是現在,經過了鄉間巡查軍保護百姓、村令村尉直接處理百姓的難題而且還送來農具耕牛、朝廷從他們百姓中選拔農令俸祿直接讓一家子衣食無憂......等等等等的事情之後,除了那些被專門抽出的坐地虎組成的村落,其他村子的村民都對這全新的大明感恩戴德。

正是因此,發現大軍的身影,人人都自發站在了大明的角度。

“村令大人,快,有敵軍打過來了!你快去報信!”

“村令大人誒,外面好多人!快想想辦法帶我們躲起來啊!”

......

靠近京城最外圍的村令們,紛紛收到了這樣的通報,看到那些前來彙報的村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不少村令還真把他們所說的當成了真。

於是,好些村落直接在村令領導下全村彙集,然後村尉前去打探訊息、通報訊息,村令則帶領所有村民往山上或者特定可以隱藏的地方躲起。

出現敵軍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之前崇禎編撰法條的時候,也將之一併撰寫在了其中,當時想的是村落管理制度推廣之後,其他地方的村落很有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卻沒想到居然直接讓京郊的村令村尉們在自家軍隊前來之際,實際演習了一次。

但是一時之間,雖然兵荒馬亂,底層村令與村尉的效用,在這時候當真調集了起來。

而見到村令村尉們在遇敵之際,這麼果斷處事也清晰,村子裡原本只是表面歸心的村民,也不少都真心相信他們了。

當然,這樣的鬧劇倒也沒有鬧騰到底。

村尉們到底都是直接從軍隊之中轉化而來,他們對於大明的隊伍,以及其他軍隊的隊伍,自然能夠一眼就看明白。

等他們發現,眼前出現的軍隊,並不是所謂敵軍,而同樣是大明軍隊,甚至還是不少村尉們原本自己所待的軍隊之後,危機自然當即解除。

於是,自家軍隊班師回朝的訊息,便迅速往上、往周圍傳遞去。

其他村落得了提醒,自然便不再害怕這支突然出現的大軍,同時,京城之中的崇禎,也收到了這則訊息。

當然,就算沒有鄉間巡查軍送來的訊息,崇禎也早就透過唐通隊伍提前派出的前哨得知軍隊到來了。

確定唐通唐將軍帶著大軍回朝之後,崇禎的臉上便立刻洋溢笑容:

“好,來人,去看看御膳房準備的怎麼樣了。朕要大部隊到了之後,便能吃上熱乎乎的飯食!”

讓唐通帶軍歸來的信中,崇禎特地讓他將新附的那些原闖軍留下駐守城池,把跟著一起打過仗的老兄弟們帶回來。

真要說,崇禎這段時間以來,最對不起的,便是那些跟著他一起南征北戰,從昌平開始一起守城的將士們。

隨著招降的一次次進行,太祖的一次次加持,軍隊之中計程車卒數量一下子暴漲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還都具有差不多的戰鬥力。

之前闖賊一直佔據優勢,正是因此,打仗、調動的時候,崇禎也幾乎不會看原本是哪裡的部隊,而是根據隊伍的遠近,直接就近排程,包括追擊、收復失地的時候,也同樣如此。

站在大局的角度來看,這自然沒有什麼,甚至可以說是更好地選擇,但是,真要是細細考量,崇禎對最開始跟著他南征北戰,擔當了最大壓力最大死傷的這群隊伍,卻幾乎沒有得到什麼獎勵。

除了在昌平的時候,得到過一些賞銀,以及幾次大勝之後得到過大宴之外,就幾乎沒有任何優待了。

戰時的時候,崇禎自然想不到這麼多,那樣的境況下,本就對戰爭並不熟悉的他,也只能全副心思都用在如何迎敵上。

但是現在,大局已經基本定下,而且新政也有了成效,加上村令體系的搭建成熟,正是大量官位產生,大量獎勵下發的時候。

之前戰鬥的時候,沒有額外照顧那些陪他東征西戰的兄弟們還情有可原,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肯定得想辦法照顧照顧之前的那些老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