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工匠體系建立!(第1/3頁)
章節報錯
官位!
在崇禎的話說完之後,楊尚的眼中瞬息閃過濃烈的喜色,差點壓抑不住御前失態!
本身利用這套先秦鍛造流程,楊尚儘管還只三十出頭,但是卻已經攢下了不少餘財。
有這套技術在身的他,對於錢財其實沒有那麼看重,畢竟只要他努力,不說發大財,但是小富即安的程度還是可以輕鬆達到。
之所以在之前被皇上召見的時候,他選擇主動站出,而且直接將自己的不傳秘法講出,便是因為他內心中渴望著提升自己的地位!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先秦鍛造流程,本是前人就有,不算什麼不傳之秘。
但是實際上,很多早已被前人發明,甚至曾經流行過的東西,隨著時代的變遷機緣巧合不復盛行,那麼掌握這樣技術的人,往往就能憑此生財。
楊尚憑藉這套方法能夠大幅賺錢,本身就表明了這套方法的實用性。
更何況,先秦到現在,早就超過千年,楊尚也並不是意外得了什麼先秦傳承之類直接掌握這套鍛造方法,而是在得知先秦實際的鍛造體系,並結合自己在實際鍛造中的感受,自行復原了這套流程。
僅僅是從接觸先秦鍛造流程的說法,到實際將之還原並且達到現在這樣的效果,楊尚便花了七八年的時間。
真要說起來,其實更應該稱為楊尚復原型先秦鍛造流程,是更加符合當前時代鍛造技術的優秀鍛造流程。
而他之所以將耗費了自己那麼多心血的東西,直接上呈給皇帝,給國家,並不全是為國盡忠之類的想法,而是想要讓自己的地位攀升!
士農工商,工本就被排在了倒數第二。
而偏偏商這個分類,在大明時期,實際上已經隱形提高到了僅次於士,或者說融入士這個體系之中,不僅沒有墊底,反而站在了幾乎所有人的頭頂上。
於是,官商衙役,都可以欺負工匠。
以至於崇禎調查之前,京城中的工匠體系,已經到了相當淒涼的程度。
楊尚,儘管比一般工匠更加賺錢,但是,他又怎麼可能不受欺負?
在闖賊圍攻京城之前的那些年,他吐出來獻給各個敲詐的錢財,比他自己拿的那份都多。
正是因此,他雖然是個工匠,而且以工匠之業有所成就,但是他卻一心想著的都是提高地位。
比如,做官。
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吏,但是,只要進入到了體制之內,那他的身份就是官員,能夠欺負他的人,一下子就會少了大半!
“陛下皇恩浩蕩!”
楊尚高聲行大禮,迎謝崇禎的恩德。
“嗯,好好做事,朕自然不會虧待你等。”
崇禎點點頭,徑直帶著侍衛,離開了此處。
工匠體系,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作用僅僅只是輔助農業的一個小分支而已,有用,但是不算有特別大的作用。
楊尚的這套方法當真有效算是個驚喜,畢竟,有了他的這套流程,外加足夠的工匠,崇禎之前所想的足量農具計劃就能夠達成。
但也正是因為楊尚的這套方法,已經將崇禎的期望給滿足了,所以崇禎對工匠這一塊的關注心思一下子便消退了大半。
畢竟,期望工匠這邊做的事情,現在楊尚一個人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那還有什麼好關注的?難不成還指望憑藉這個小小的工匠,讓國家變的強盛?
除了農具,只怕工匠想讓農業獲得更大的提升都做不到吧!
崇禎的想法,就是這麼實在。
近二十年的皇帝生涯,外加一次次的重大打擊,如今的崇禎,再不是能被人以一套空口白話就唬得深信不疑的那個小皇帝了。
現在的他,儘管仍然急躁多疑,但是卻務實肯幹,看重事實。
不過,偏偏就在崇禎已經看過楊尚的這套流程,並且定下了規劃之後回去與書房的路上,突然一名內侍前來通報:
匠作會的工匠體系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