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革新工匠,再添一監(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量與工匠相關的朝政文件,隨著崇禎的命令被逐步送上。
崇禎從後往前看,看到的都是觸目驚心的混亂與應付。
哪怕是專司鑄造兵甲的職司,竟然也會大量出現不合格的產品,甚至次次都是檢查倉庫或者透過將領上報,方才知道,而且知道之後也不會有任何處理。
可以說,匠人這一塊,幾乎成了法外之地。
但是,這並不是說匠人可以逍遙法外為所欲為,而是匠人直接被當成奴隸榨取,以至於毫無動力毫無希望!
往前翻,情況明顯變得更好,但是腐敗奴役的情況屢見不鮮。
在元朝時期都會受到優待的工匠,在漢家大明天下,竟然被如此對待。
也就難怪,當下鑄造的能力,會變得如此低下。
若是沒有這次重農行動,不這般普查一般地調查匠戶,這樣的情況還會繼續存在。
儘管當下那些當官的已經沒了,但是官商勾結的豪商乃至於遊手好閒的混混,照樣在壓迫他們。
“朕的皇兄,當年最愛的便是木工活。”
崇禎放下手中的東西,自言自語似的低聲說道:
“若是皇兄沒有出生在皇家,說不得,也會被這般壓榨。”
崇禎與天啟,雖然同父異母,但是卻從小在一起長大,甚至天啟皇帝登基之後,都留著崇禎長到了十六歲才離宮。
“傳朕旨意,令錦衣衛徹查壓榨匠戶之人,確認之後,傳名單于朕,朕會將其全部抄家!”
“另,傳朕旨意,匠戶子弟自此之後前程自由,可以從事任何行業,待朕開科,同樣可以參加科考!”
“之前的農具計劃,暫且停下,將京城中,手藝最好的十......五十名匠人明日辰時召集到皇城,朕有事相商。”
一連幾道命令傳出,崇禎重新坐回書桌後,沉思此事。
————————————
儘管農具規整的事情處理得並不順暢,甚至因此還引發出了不少的舊案,但是農令的事情發展得卻相當順利。
前去確認核查的錦衣衛,明明是帶著調查的意思來的,但是在村令等人的陪伴之下,村民們對他們態度卻都相當友善。
問任何相關的問題,不用使什麼手段甚至都不用拿獎勵誘惑,便有人爭先搶後地將真實情況一一彙報,實地調查取證也都相當配合,可謂是出乎意料的順暢。
在這樣的幫助之下,數路的錦衣衛在一個個村落中都非常順遂,若不是每個報名的農民需要調查確認的事情都不少,而且費時費力,只怕工匠這邊抄家名單還沒送上來,報名農令農民的能力情況就能落諸於紙。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自然也有不少農民的種地能力,達到了讓人眼前一亮的程度。
這其中,甚至不少人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之後,連同村的鄉鄰都感到驚詫!
張大群,山前村人,極善於積肥施肥,而且對於肥料的使用與控制都得心應手,畝產比起同村能高出數成;
並有額外加分項:原本耕種同為中田的田地,但隨著一代代養田護田,如今田地已經升到了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