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山海關該往何處去?(求打賞!)(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刻,山海關中,聚集在一塊的將領們同樣在軍議。
之前按照崇禎的旨意,王永吉、黎玉田、吳三桂等人從海、陸兩路徙兵民入關。
吳三桂指揮海船往返渡民入關;王永吉則在陸路日行數十里,領軍民遷徙。
五十萬兵民井然有序,未有損失,安全入關。並被分別安置到永平府的灤州、昌黎、樂亭、開平衛等地。
若是安排僅止於此,那麼他們的執行當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問題就出在了接下來的事情上。
十多天前,他們便到達了山海關,但是等王永吉慢悠悠趕到京城附近的時候,京城失守的訊息便傳到了他們的耳中。
先頭部隊也就前兩天方才剛剛趕回山海關而已。
“今日可有京城來的訊息?”
王永吉官位最大,坐在首位,吳三桂則居於次位,其餘將領依次而坐。
此時,卻是吳三桂第一個開口問話。
“將軍,沒有什麼新的訊息傳來。”
專司軍情的將領立刻低頭回應。
“陛下......的行蹤也完全沒有訊息?”
“正是,各處都沒有陛下撤離的訊息傳出,甚至太子等人的訊息都沒有。很有可能,陛下沒能出京城。”
此話一出,整個山海關議事的氣氛明顯更加低沉。
沒有皇上、太子等人逃離的訊息,隱含的意思便是皇上太子可能都被闖軍給俘虜或者殺害了。
若當真如此,他們,便成了亡國之人,一下子從邊關大將,變成了一支孤軍。
此時,北有滿清,南又被李自成軍隊佔下,兩面都是敵人,腹背受敵之下一旦當真被圍攻,那就是死路一條。
其實這一點,他們在那支先頭部隊撤回之後,便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我大明,這是當真要完了啊。”
王永吉嘆息了一聲。
頓時,與會的將領紛紛附和,與之同嘆息悲痛。
儘管,王永吉便是在發現京城失陷之後直接下令撤軍的人,而與會的將領中,就包含先頭部隊的將領,但是從他們眼下的表現看,卻全都如同愛國之人。
“大明即沒,不知王將軍可有應對之策?當下我軍內外交困,前途迷茫啊。”
有關寧軍的將領站出,丟擲了問題。
當前山海關中,以王永吉的官位最大,但是卻以吳三桂為首的關寧軍兵力最廣。
大明就算還在,吳三桂與王永吉也就平等對話而已,如今大明沒了,大明的官位自然也不再那麼重要,儘管王永吉還坐在首位,但是做決定的已經變成了吳三桂。
聽了這話,立刻有將領接道。
“闖王打下京城,這天下眼看是要變色了,據說闖王李自成已經在年初登基,號為大順皇帝。”
王永吉斟酌了一番,沒有直接明說,但是講出了這樣一番話。
“闖賊不過是賊寇罷了,突襲京師,完全是趁虛而入。一幫流寇出身的泥腿子,想要執掌天下未免說得太過了。”
“須知,大明京城雖失,南面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