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那些遙遠的歷史(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伊源也提起了全部的精神,凝神聽張國文說出的那些話。
張國文微微頷首,對現狀表示相當滿意,這才接著說了下去:“想要知道遠古時精靈們的生活狀況,首先我們得知道,它們所生活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雖然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我們可以從人類的歷史推測出來,這並不是很難。”
“雖然人類的來源成迷,但從我們的歷史中可以明確的知道,人類大約出現在十萬年前,那時的人類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也沒有利爪尖牙和強橫的身體素質,更扛不住因為要和精靈爭搶食物,所以死亡率極高。”
“於是,人類學會了動腦子,學會了使用工具,這是人類發展文明的重要契機。”
“那麼那時的精靈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根據一些祖先流傳下來的石碑,透過破譯我們可以知道,那時人類想要從精靈爪中獲取食物,就必須從四到五隻的精靈爪中搶奪,甚至從整整一個族群裡所偷取。”
“現在我們知道,精靈一般以35只為數量組成一個小家庭,然後以數十個家庭組成一個族群,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例外,那麼,透過這種現象,我們是不是可以推測那時的精靈是不是也以此為單位組成了小家庭和族群呢?”
“假設當時的精靈確實以此為單位組成了小家庭與族群,那麼大家想想,生物一般會在什麼情況下選擇聚整合群?”
學生們一下子炸開了鍋,開始嘰嘰喳喳的討論這個問題,偶爾有不服氣的抬高了嗓門,就會有一個人用更高的嗓門試圖壓下對方的聲音,然後演變成轟轟烈烈的辯論,爭執的面紅耳赤。
不允許演變成罵人和打架是張國文定下的規矩和底線——可以爭吵抬高嗓門,但不能罵人和動手打人,想要別人和你觀點一致,要麼你努力說服對方,要麼你被對方說服,要麼就各退一步達成一定程度上的認同,然後求同存異。
基於這條底線,儘管學生們的爭執連隔壁教室都聽的清清楚楚,但也僅限於爭執。
而校長與班主任也鼓勵這種做法,因為張國文曾經向他們說過:只有透過辯論,才能知道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才能發生思想上的碰撞,只要不發展成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這將完全會把人引向進步。
伊小源也不例外,和自己的同桌一直在嘀嘀咕咕。
伊源若有所思的看著這一幕。
他穿越成伊布前,他的初中歷史老師就是這麼個教育方法,這種教育方式讓他印象極深,一直到高中畢業都還清晰的記著這位老師的一舉一動。
“好了。”看了一眼時間,張國文拍了拍手,把學生們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大家討論的怎麼樣了?有沒有什麼思路?”
而一直都因為沉迷遊戲導致自己成績吊車尾的孟子諺卻突然一反常態的舉了手:“老師,我認為生物一般都是處在發.情和交.配時期最可能聚整合族群,因為這樣有利於繁衍!”
張國文:“……那你認為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其他的什麼情況會導致精靈聚整合群呢?”
你特麼說的好有道理,我都差點信了。
看到張國文開始微微收斂了一些的笑容,孟子諺有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