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王宮。

“哇哇……”

哭聲響成一片。

一個老媽子驚喜到:“賀苗王,是位小王子!”

“好!好!好!”

縱然已經有幾個兒子了,甚至孫子都已經成人了,但是年紀大了,還能有這麼一個兒子,老苗王也是挺高興的。

老苗王抱著孩子,在想叫什麼名字才好:

“願我苗疆,如同大日一樣永恆,就叫競日孤鳴吧!”

“來人,將寶庫裡的補品拿出來,給喜妃補一補身體!”

自此苗王宮裡多了個孩子,叫競日孤鳴,關鍵是此子輩分極高。

與太子同一輩分,而太子的兒子都已經成年,甚至已經開始在為苗疆征戰了。

是以那些人並不喜歡競日孤鳴,因為沒有人想向一個小不點行禮。

又過幾年,喜妃病亡,同年,皇宮再添一位皇孫,取名千雪孤鳴。

同事為了壯大苗疆,皇太孫天闕孤鳴年年在外征戰。

仿若苗疆所有的武運皆彙集與天闕孤鳴身上,天闕孤鳴奉戰必先,每戰必勝。

一時間,作為天闕孤鳴父親的太子,更是危機感大作。

而老苗王一直健壯的很,好似還能在苗王之位上,再坐二十年。

當了幾十年的太子,前面父王健碩,不知道熬不熬的贏他的老父親;後方兒子強力能幹,軍功赫赫,大肆擴張苗疆領土,頗有功高震主之像。

而忙碌的苗王,太子,皇太孫,皇二孫,每天為了自己的事忙碌。

競日孤鳴與千雪孤鳴甚少有人管教,那些先生也不敢苛責皇子,皇孫。

索性競日孤鳴自小聰慧,如果說天闕孤鳴是集中了苗王宮的武運,那競日孤鳴就集中了苗王宮裡的智運。

什麼東西一講就明白,甚至能舉一反三。

因此老苗王將皇孫千雪孤鳴也交給競日孤鳴帶,一個不大的娃娃,帶著另一個小娃娃。

直到競日孤鳴九歲那一年。

競日孤鳴原本正在教導著小千雪。

苗宮突然傳來訊息:皇太孫天闕孤鳴發動政變,謀殺苗王,被二皇孫顥穹孤鳴發現,潛逃出皇宮。

競日孤鳴看了看眼前的小千雪,伸手招了招身邊的一個人,讓人將小千雪帶下去。

競日孤鳴坐在桌子邊良久,隨即取出一張紙條在桌子上,寫下四個字:

趁勢而反!

競日孤鳴自然知道這是天闕孤鳴同父異母的弟弟,顥穹孤鳴與其父王聯手設計的局。

一計,即除了久坐王位的老苗王,又除去了戰功赫赫的天闕孤鳴,然後自己這個太子,終於可以實至名歸,坐上皇位了。

而配合太子的二皇孫顥穹孤鳴,也可以除去競爭對手天闕孤鳴,在太子登基成為苗王之後,自己就是下一任苗王。

有人說過,一個局,如果看不出是誰做的,那看其最大受益者,一定能發現什麼。

此局,最大受益者是太子,而第二受益者自然是二皇孫顥穹孤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