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給光緒帝送來一份軍機諮文,光緒帝開啟信封看到:“啟稟皇上,據探馬報告,從徐州出發的唐軍在劉偉晨指揮下已經和駐守蚌埠的我軍發生了交火,敵人動用了戰車、火炮,攻勢十分兇猛。正在進攻上海的唐軍也抽出部分兵力,向金陵方向集結!”

看完之後,光緒帝讓大臣們傳閱這份檔案,隨後問道:“列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兩江總督劉坤一說:“陛下!以臣只見,應該下令李成將軍率領的支援上海的部隊返回金陵,同時命令袁世凱從守衛上海的部隊當中抽調精銳之師趕來金陵,以加強金陵城的守衛力量!”

肅親王善琦問劉坤一道:“劉大人!雷霆縱隊正在圍攻上海,如果從上海調兵來金陵,勢必削弱上海守軍的力量,如果上海失守,我們爭取外援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再者上海失守後,就會形成唐軍兩面夾擊金陵城的不利局面,此外全國最大的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也將落入唐軍之手啊!”

恭親王說:“上海現在需要派兵增援,而不應該從上海調兵回來,金陵的守衛問題,應該另想辦法,皇上須權衡利弊三思而行!”

光緒帝說:“現在形勢複雜多變,唐峰部隊神出鬼沒,當前還不知道他們的真正企圖是什麼?希望各位派出得力干將充分了解戰場形勢變化,瞭解他們的真正意圖後再做決定吧!”

退朝之後光緒帝來到珍妃的住處,和她共進午餐後,珍妃命令所有僕人退下,然後哭著對光緒帝說:“陛下!昨天的情況實在太可怕了,如果唐軍的炸彈落到這裡,臣妾就見不到陛下了!”

光緒帝輕輕地拍著她的背說:“愛妃!不哭了,不哭了,放心吧!朕不會離開你的!”珍妃聽了才安靜下來。

光緒帝離開珍妃的住處去見慈禧太后,詢問她對從上海調兵回金陵護駕一事的看法。慈禧太后說:“守衛上海固然重要,但是與金陵比起來,哪個更重要啊?放棄上海也要來守衛金陵,孰是孰非有什麼不明白?有什麼可遲疑的啊!”

光緒帝說:“母后!我知道了!”

太后說:“看現在的局勢,要做好再次遷都的準備,而且要早做準備!”。光緒帝點頭稱是,然後告辭離去。

皇帝晚上與珍妃共進晚餐時說:“經與太后商議,朕準備再次遷都,你要提前收拾好東西,做好隨時啟程的準備!”

飯後珍妃叫來貼身宮女玲兒,讓她指揮其他宮女、太監收拾東西。宮女太監們立即忙碌起來,把衣服、金銀首飾、胭脂水粉等隨身物品分類裝好。當晚皇帝在珍妃的住處就寢。

隆裕皇后問侍女:“你知道嗎?昨天陛下在何處就寢啊?”

侍女答:“皇上在珍妃娘娘那裡啊!”

隆裕皇后聽後很不高興抱怨道:“珍妃!又是珍妃,在紫禁城的時候,皇上就經常待在景仁宮(珍妃在紫禁城的住處),現在馬上就要大難臨頭了,皇上還這麼寵她,真希望她能被唐軍打死或抓走才好!”

宮女聽後趕緊勸阻說:“娘娘別說了,如果被皇上聽見了,他又會罰您的啊!”

皇帝在書房召見恭親王、肅親王、翁同龢等親信大臣。光緒帝說:“經與太后商議,朕決定從上海抽調部分兵力來金陵守衛,同時做好再次遷都的準備。各位愛卿對遷都之事有何建議嗎?”

恭親王沉思片刻之後說:“皇上!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情報表明唐軍有進攻湖廣地區(湖南省及湖北省)的企圖,陛下可以遷都武昌城,那裡有張大人(張之洞)鎮守,可保萬無一失!”

翁同龢說:“皇上!臣贊成恭親王的提議,湖廣地區乃產糧區。民間有言,兩湖熟天下足。而且漢陽兵工廠還可以生產武器,維持據守之勢不成問題!”

看到兩位重臣都支援遷都武昌城,光緒帝說:“朕與你們兩個的意見一樣,同意遷都武昌城!”於是,皇上釋出了以下幾道聖旨:一.命令前往上海增援的清軍李成部以急行軍的速度撤回金陵駐防;二.命令袁世凱至少派一個鎮(一個師)來金陵增援;三.將在上海作戰的兩艘德制軍艦調回金陵,徵集船隻,隨時準備護送皇室成員及重要官員前往武昌城;四.命令湖廣總督張之洞做好朝廷到達後安置的準備。

光緒帝告訴大家:“撤離的準備工作一定要秘密進行,以免洩露訊息,防止被唐軍識破我們的意圖,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或者造成民眾恐慌!”

“臣遵旨!”

正在上海指揮戰鬥的袁世凱收到了軍機處用電報發來的聖旨。焚香叩拜後看聖旨寫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唐軍近日屢次轟炸金陵,並派陸軍經徐州向金陵進犯。朕深感不安,故令上海守軍派一個鎮及南洋水師南琛號、南瑞號巡洋艦來守衛金陵,欽此。

看完聖旨,袁世凱召集聯軍的主要將領開會討論增援金陵的計劃。在會議上段祺瑞提出:“近日聯軍將士在羅店一線與唐軍激戰正酣,在這種時候上海守軍的兵力不但不能削弱,而且應該加強,哪還能再抽出兵力啊?”段祺瑞說完之後有很多人表示贊同他的看法。但也有人支援派兵護駕。

袁世凱經再三權衡,語重心長地對將領們說:“俗語說,幹活不由東,累死枉無功,咱們是朝廷的大臣,救駕之兵必須得派,否則一頂抗旨不遵的大帽子就扣到了我們頭上,大家都沒有好果子吃。不過鑑於目前戰事吃緊,我們可以聯名給陛下發報,曉以利害,請求他減少派援軍的兵力!”將領們表示同意。於是袁世凱讓人起草電報,將領們紛紛在上面簽字。

光緒帝收到袁世凱的電報:啟稟皇上,上海戰事吃緊,唐軍和我軍在羅店一線激戰正酣,如果抽調大批部隊去金陵,勢必造成上海守軍兵力空虛。如果上海失守,大清帝國爭取外援的工作將變得更加困難,再者如果上海失守,就會出現金陵城被唐軍兩面夾擊的不利局面,此外全國最大的兵工廠也將落入唐軍手中。故上海守軍只能抽調五千人馬攜帶火炮到金陵救駕,望皇上明察。

光緒帝看完之後非常生氣,在電報後面的空白處寫道:調兵來金陵之事不容商量,必須遵照前電執行,若再不派兵即按抗旨不遵論處嚴懲不貸。袁世凱收到這份措辭強硬的電報之後不敢怠慢,趕緊召集段祺瑞等商議,決定派第六鎮都統曹錕副都統吳佩孚率領第六鎮火速趕往金陵,派南琛號、南瑞號兩艘德制巡洋艦從水路開赴金陵,立即出發。至此雷霆縱隊的調虎離山計劃宣告成功。